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通知
山东省济宁市蔬菜工作指导站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

发布日期:2015-01-15 11:20
作者:蔬菜站
浏览次数:
 

一、事业单位法人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济宁市蔬菜工作指导站

住所:济宁市共青团路8

宗旨:推广蔬菜、食用菌种植技术,促进农业发展。

业务范围:  蔬菜、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新技术、新品引进、推广、试验示范;组织对专业技术人员及蔬菜示范基地等进行新技术、新信息培训;负责全市蔬菜示范园、蔬菜基地的建设

法定代表人:魏靖

经费来源:全额拨款

开办资金:5

举办单位:济宁市农业委员会

证书号:事证第 137080000213

分支机构:无分支机构

人员编制:5

实有人员:魏靖、崔艳秋、

 

二、济宁市蔬菜工作指导站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

第二条     本单位名称为济宁市蔬菜工作指导站,其他名称为无。

    第三条  本单位住所是山东省济宁市市中区共青团路8号。

    第四条  本单位是经_济宁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设立的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济宁市农业局管理,该主管部门(单位)即为本单位举办单位。

第五条  本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第二章      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单位宗旨是技术指导、培训,新技术新品种研究引进试验推广。

第七条  本单位业务范围:

(一)指导全市蔬菜食用菌生产发展。

(二)培训基地科技人员及科技示范户。

(三)研究引进试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

(四)申报研究实施科研项目。

(五)组织对全市蔬菜生产的考察。

第八条  从业誓词:本事业单位法人在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不违背宗旨,不超越业务范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

    责任监督:投入国有资产的举办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实现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监督管理。

部门、行业和社会监督:本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九条   本单位决策机构是济宁市农业委员会。

    决策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一)  制定、修改章程;

    (二)  决定重大业务活动计划;

    (三)  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四)  审定年度收支预算及决算;

    (五)  决定拟任法定代表人人选;

    (六)  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条   本单位拟任法定代表人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组织实施济宁市农业局的决议。

(二)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四)代表本单位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四章   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十一条  本单位具体经费来源为财政全额拨款收入。

 第十二条  本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认真做好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科室和个人。

      本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三条  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本单位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四条  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用于本单位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单位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十五条   本单位接受的捐赠、资助,必须按照捐赠人、资助人的约定使用,并接受有关部门监督。使用捐款、资助的情况,应向登记管理机关报告并以适当方式向捐赠者、资助者公布。

第十六条   本单位法定代表人离任前,应当进行财务审计。

 

第五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十七条  本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依法被吊销或因宗旨业务已经消失、事业性质改变等原因,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立、合并、撤销的,应报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八条  本单位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举办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报告。

    清算期间,单位不得开展有关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九条  本单位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章程修改

    

第二十条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修改章程:

    (一)章程规定事项与修改后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符的;

    (二)章程规定的内容发生变化的;

    (三)决策机构决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二十四条   章程的修改,经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涉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须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章程经2012225济宁市农业委员会表决通过。

第二十二条  本章程由济宁市农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三、法人年度检验检查信息

 

一年来,在市农委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支持下,蔬菜工作全面落实和实施省、市蔬菜产业振兴规划,突出重点,围绕市场需求,立足现有基础,突出特色、膨胀规模、提质增效,大力发展设施瓜菜、精细蔬菜、食用菌等高端高质高效经济作物。积极开展蔬菜技术指导,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全市蔬菜生产有了长足发展。瓜菜收获面积301万亩,总产752万吨。面积3800万平方米(5800万,10.34公斤/平方米),食用菌总产60万吨,产值42.9亿元,出口2.5万吨,出口创汇3000万元。同比增长8.3%,超额完成了今年的计划任务目标。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14年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28个。引进推广了越冬王、德瑞特761、冬冠5-B、美雅3966、博杰106、托尼54等黄瓜品种;金棚系列、中研系列、棚友、飞天、欧冠等番茄品种;京茄一号、布利塔、新济杂长茄等茄子品种;欧瑞、长胜、世纪红、天宇1号、绿箭等辣(甜)椒品种;庆甜2002、景甜208、景甜白雪、懒汉白皮等甜瓜品种;蜜童无籽、京欣23号、欣喜2号等西瓜品种;绿贝、冷玉、冬宝、香蕉等西葫芦品种;天正秋白、改良鲁白2号、北京新3号、北京油绿等大白菜品种;正大全能、菠杂8号、澳洲抗寒、日本大圆叶等菠菜品种;白肌大长、柳川理想等牛蒡品种;红花斑、长玉等山药品种等,全市蔬菜新品种覆盖率达98%以上。

引进新技术、新成果11项,设施新材料2种。秸秆生物反应堆、CO2施肥、微滴灌溉、农药绿色替代及减量施用、静电喷雾技术、大蒜防重茬栽培、穴盘集约化育苗、LED植物灯补光、山东型大棚、电动卷帘机、保温被、po膜、肥水一体化、控释肥、配方施肥、液体菌种、食用菌周年化栽培、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等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设施新标准的推广入户率达90%以上,推动了全市蔬菜、食用菌产业升级换代,种植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二、围绕需求,突出特色,实现蔬菜、食用菌规模化、产业化协调发展。围绕蔬菜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协调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先后到曲阜石门镇草莓基地、时庄镇大姜基地,嘉祥老僧堂镇蔬菜基地,金乡大蒜基地,邹城大宿蔬菜基地,金乡、邹城食用菌基地调研,了解基地当前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加速基地健康发展的规划建议和技术意见,按照因地制宜、区域发展、突出重点、项目带动,典型示范的工作方法,促进各县市区形成各具特色的蔬菜、食用菌生产格局。巩固完善发展了以金乡为主,辐射带动鱼台、嘉祥的120万亩大蒜种植基地;以鱼台、嘉祥、金乡为主的12万亩圆葱基地;以中区喻屯、金乡卜集、嘉祥金屯为主的10万亩甜瓜生产基地;以邹城、汶上、任城、梁山、嘉祥为主的精细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以泗水、梁山、金乡 为主的20万亩西瓜基地;以微山、鱼台为主的10万亩水生蔬菜基地;以泗水、邹城为主的20万亩马铃薯生产基地。

针对市场变化,帮助食用菌生产企业,引进优化了食用菌品种结构。引进的美国施尔丰公司白双孢菇A15、褐双孢菇B65B295,引进日本的杏鲍菇日引123号和法国F55F57号,邹城市常生源菌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常生源1号、2号金针菇品种和推广栽培的鲁银针1号在济宁友和菌业有限公司、济宁利马菌业有限公司,梁山荣善食用菌有限公司、梁山远洋农业有限公司、济宁茂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金乡嘉美食用菌有限公司等10余家公司各均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初步形成了以基地、规模化企业为依托,辐射带动农民扩大蔬菜、食用菌生产,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格局。

三、积极开展省财政支持项目实施和推广。2014完成省财政支持项目4项,在对项目加强管理的同时,按照项目实施的要求,积极配合省站开展设施蔬菜、大蒜安全生产和食用菌周年化生产的技术指导。认真组织各项目县开展方案制定,安排部署项目实施,搞好跟踪服务,使各项工作得到有效迅速开展。项目实施以来,在设施蔬菜水肥高效利用、土壤连作障碍规避、生态防病虫害、大蒜优质安全生产等方面积累了成熟的经验,形成了单项技术成果,如《山东 Ⅳ—Ⅴ型日光温室(冬暖大棚)建造技术规范》、大蒜拱棚覆盖栽培和食用菌高效周年栽培模式等,通过省级项目的实施,大大带动了我市设施蔬菜和食用菌安全、高效生产水平的提升,为我市设施蔬菜和食用菌优质安全生产打下了基础,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四、利用多种形式,开展蔬菜新技术培训。充分利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业培训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形式,在曲阜、梁山、邹城、任城、兖州、金乡等县(市、区)联合举办培训班12期,培训菜农、菇农达2000余人(次),讲授了蔬菜生产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科学安全农药使用技术等知识;承接省级培训两期,邀请5名省级专家讲授了蔬菜、食用菌生产中的新品种、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组织培训7县市区蔬菜、食用菌种植户500余人;在生产的关键环节通过送科技下乡、赶科技大集和到田间地头等形式,对农民进行便捷实效的技术培训15次,发放技术资料及明白纸2万余份,现场培训农民800人次,切实帮助农民解决了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在济宁电视台党建频道《农事早知道》栏目讲授蔬菜生产和病虫害防治技术8次,宣传培训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和农资经营户的一致好评。

五、下步工作措施

1、推广引进蔬菜、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推进科技创新。鼓励和帮助蔬菜园区、合作社和规模种植户,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合理布局,真正做到学有榜样、看有基地、赶有方向、比有对手、追有目标。使我市的蔬菜、食用菌产业规模效益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加快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的集成与推广,提高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新材料的入户率和转化率。大力实施蔬菜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组织开展蔬菜提质增效工程,利用2年时间,遴选10项技术成果,在蔬菜主产乡()进行转化推广,全面提高项目区蔬菜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在食用菌生产优势区域,结合当地产业发展实际,建设高标准示范园区,推进菌渣高效利用,构建“动物、植物、食用菌”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着重开展新品种展示和新技术示范。

2、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建设。一是巩固完善各类蔬菜园区规章制度,帮助其提高生产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水平,规范操作技能,全面提升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确保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二是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蔬菜产业,建设一批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基地。力争到2015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30万亩左右,其中设施蔬菜面积发展到70万亩以上;蔬菜总产量达到820万吨,总产值达到80亿元;产品商品化处理和精()加工率达到65%以上;再建50个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10个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

3加强技术培训。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办法,组织技术人员和蔬菜生产示范户“走出去”,参观学习外地的先进生产经验和新的生产设施新技术,并且“引进来”。通过蔬菜生产示范户的示范,通过加大培训形式,重点针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丰富产业技术储备,提升产业科技含量。提高全市的蔬菜生产水平

六、提升蔬菜产业发展的建议

1、建议市政府建立蔬菜、食用菌产业发展基金,制定“菜篮子”生产奖励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支持引导作用。一是我市蔬菜产业基础设施相对还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二是设施蔬菜投资大,风险高,农民承担风险的能力不足。三是政府对蔬菜产业的发展支持力度相对薄弱,对大宗作物实行补贴,而对于蔬菜、食用菌生产没有相应的补贴和奖励政策,造成农民对蔬菜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性不高。因此,各级政府和领导要把蔬菜发展放在重要的位置,进一步加大对“菜篮子”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制定相应的奖励扶持政策,积极引导蔬菜产业健康发展。

2、搭建蔬菜生产加工销售信息平台,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培植企业做大做强。我市蔬菜生产主要还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大型的集约化生产基地较少,蔬菜产业的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带动力较弱,加工业发展滞后;蔬菜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大型现代化加工龙头企业少,龙头带动乏力,生产风险较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运行机智尚未健全,订单生产发展还比较缓慢,现有蔬菜加工企业的带动能力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缺乏核心竞争力。这就需要政府理顺蔬菜产业发展链条,搭建生产加工销售信息平台,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和组织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以各产地市场为支撑,整合全市农产品市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形成合力。同时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使之形成“买全国、卖全国”的大市场效应。进一步带动蔬菜运销、经营、中介等产业和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市场的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3.加强技术培训。一是加大农技人员的技术交流和业务培训,更新知识,开阔眼界,使他们站在现代蔬菜产业发展的最前沿,有效地指导蔬菜生产。二是要大力实施科技入户、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培训项目,重点针对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控等开展农民专业技术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七、取得的主要效益七、蔬菜生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2014年瓜菜收获面积301万亩,蔬菜总产量752万吨,食用菌总产60万吨,产值42.9亿元,出口2.5万吨,出口创汇3000万元,同比增长8.3%

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

主要问题是工作经费少,一些工作无法向深处开展。下一步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持,更好的全面开展工作。

九、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1、本年度不存在超出业务范围发展活动的情况。2、本站所有业务职能均已履行。3、无违规违纪现象。4、无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抽逃转移开办资金、加挂牌子等问题。5、本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已公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