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通知
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

发布日期:2016-03-02 13:28
作者: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浏览次数:

一、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法人基本情况

单位名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住  所:济宁市北岱路9号

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农业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发展。选育、繁殖、推广农作物及畜禽良种;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肥、新农药及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研究。

法定代表人:任艳云

经济来源:全额事业

开办资金:336万元

举办单位:济宁市农业局

证书号:事证第137080000043

二、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章程根据《事业单位登记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

第二条 本单位名称为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第三条 本单位住所是山东省济宁市济岱路9号

第四条 本单位是经济宁市编办[2012]16号文件批准设立的财政拨款事业单位,举办单位为济宁市农业局。

第五条 本单位设立、变更、注销,应当依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申请登记或者备案。

第二章  宗旨和业务范围

第六条 本单位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农业技术研究,促进农业发展。选育、繁殖、推广农作物及畜禽良种;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土肥、新农药及生物工程技术开发研究。

第七条 从业誓词:本事业单位法人在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内从事活动,不违背宗旨,不超越业务范围,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履行权利义务,承担民事责任,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监督。

责任监督:投入国有资产的举办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负责本单位实现宗旨和业务范围的监督管理。

部门、行业和社会监督:本单位面向社会开展业务活动和经营活动,接受政府职能部门和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第八条 本单位拟任法定代表人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后,取得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资格。

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本单位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的第一责任人。其主要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单位的日常工作。

(二)组织实施单位年度业务活动计划。

(三)拟订内部管理制度。

(四)带领全体员工积极做好科研工作。

(五)代表本单位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三章 资产管理和使用

第九条 本单位具体经费来源为财政拨款。

第十条 本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时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申报、办理产权登记手续。

认真做好本单位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将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相关科室和个人。

本单位对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要定期清查,做到家底清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防止资产流失。

第十一条 优化资产配置,做到物尽其用,发挥本单位资产的最大使用效益。

第十二条 资产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用于本单位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盈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本单位接受税务、会计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税务监督和会计监督。

第四章 终止程序和终止后资产处理

第十三条 本单位《事业单位法人证书》依法被吊销或因宗旨业务已经消失、事业性质改变等原因,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立、合并、撤销的,应报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到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四条 本单位在申请注销登记前,应当在举办单位和其他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完成清算工作,形成清算报告。

清算期间,单位不得开展有关清算以外的活动。

第十五条 本单位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举办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五章 章程修改

第十六条 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修改章程:

(一)章程规定事项与修改后的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符的;

(二)章程规定的内容发生变化的;

(三)决策机构决定修改章程的;

(四)其他原因需要修改章程的。

第十七条 章程的修改,经举办单位审查同意后,报登记管理机关备案。涉及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事项的,须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八条本章程由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负责解释。

第十九条 本章程自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三、济宁市农科院法人年度检验检查信息

济宁市农科院2015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以科研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一年来,全院共开展了36项课题研究,其中  省科技厅7项(良种工程3项、省科技发展计划1项、省重点研发计划1项,省自主创新2项)、省农业厅2项、市科技局12项、院地合作5项、自选10项。“玉米粗缩病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鲁南地区丘陵薄地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济宁市秸秆还田小麦栽培技术集成与推广”两项成果获山东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糯玉米杂交新品种济糯13选育与推广”获山东省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早熟高产抗病夏大豆新品种山宁15号的推广应用”等申报了山东省农业科院科技进步奖励。参加的“韭菜、大蒜根蛆突变机制及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15年山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有5项成果获济宁市科学技术奖,其中“黄淮海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及杂交新品种鲁宁184、鲁宁776选育”获济宁市科学技术一等奖。大豆新品种山宁17通过了国家审定、玉米新品种“鲁宁776 ”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玉米、大豆、甘薯三个国家产业体系试验站在2015年度及“十二五”综合考评中,均获得优秀等次。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蔬菜创新团队病虫害防治专家岗位及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小麦、花生、棉花、羊、薯类、食用菌、牛、水稻、中草药9个试验站在我院设立。济宁市山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宁市农科院院士工作站、山东省大豆工程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济宁试验站工作开展顺利。

依托山东省农村农业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研建集市场行情、技术服务、专家指导、智能化决策的综合性的大蒜信息服务系统,在济宁市建立“山东省农业多媒体共享系统”应用示范站点30多个;与南农合作进行了亲本配合力的测定试验;与中国农科院联合进行中黄59展示试验;与山师大合作进行了辐射育种方面的研究;与中国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复合微生物菌在大蒜上应用技术研究”;承担了赵振东院士为主帅、全省9个大学、科研和企业联合攻关的“山东小麦增产科技支撑计划”;与山东农业大学联合开展了“水稻减氮技术研究与推广”试验;与山东省农科院合作开展了“花生亲缘关系分子鉴定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其应用”、“林药复合种植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与山东省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分子育种室合作,田间鉴定白菜种质资源700多份。除此之外,与中国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开展的10余项科研项目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二)以科技服务为重点,扎实服务地方农业农村经济建设

我院始终坚持以科研为中心,以科技服务为重点,把科研、推广工作的重心定位在服务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上。建立了优质小麦、大豆、玉米、甘薯瓜菜、苗木等作物的联合育种、良种繁育和高标准科技示范基地,为农作物高产试验示范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样板。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在全市建立了32处科技推广服务联系点,根据农时季节需求,通过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培训基层干部、技术人员和农民3万人次,发放各类科普技术资料5万份(册),加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有计划、有组织、分层次地对微山、泗水、梁山、鱼台、邹城、金乡、曲阜等七个县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高标准完成了济宁市农科院省级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培训任务。

积极参加山东省人社厅、农业厅、财政厅主办的“西部隆起带农业专家行”活动,定期开展帮扶活动。成立了山东省科技扶贫工作团济宁分团,配合我市泗水县杨柳镇谷家庄村、许家庄村等7个村的省派第一书记开展了科技扶贫活动,为他们联系作物良种,帮助印刷科技培训教材,取得了良好效果。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认真做好对泗水县杨柳镇的帮扶工作。做到了“三知四清”,12月中旬,组织有关同志对所帮扶的三个村的36户精准扶贫人员进行了慰问,给他们送去了棉被、油、面等,在春节前带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温暖。

(三)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为强院建设储备力量

目前,全院有硕士学位研究生36人,博士研究生3名,基本建立了一支年富力强、素质良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团结有为的科研团队。积极完善考核制度,加快制定实施学科带头人与青年学术骨干5年培养计划,重点培养和使用好现有科技人才,着力培养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着眼于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拓宽用人思维和渠道,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为全院科研工作注入新鲜血液、提供智力支撑。

(四)以为职工办实事为基础,为农科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2015年,我们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解决了供水、供暖、排水等干部职工最关心的问题,为农科院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一是在市农业局的关心下,投资30.62万元实施院内供水管网改造工程,铺设生活用水主管网1500米,生产用水管网2000米,更换13千瓦潜水泵一台,新上ABB变频柜两台,备用储水设备一套,新建供水房30平方米,改造供水房18平方米,解决了长期存在的供水管网渗漏现象,仅此一项每年节约水资源费20余万元。二是翻新南、北大门内水泥路面及硬化储煤场水泥路面750平方米,解决了职工下雨天出入的实际困难和储煤场堆放取暖煤困难。三是投资3万元,普遍维修了供暖主管网,更换了锅炉软化水处理设备,办公楼洗刷间全部新装了取暖设备。四是投资2万元更换了10万伏高压铝质裸线,为下一步电改打下基础。解决了老干部活动室和医务室照明线路问题,为职工同志们的生活、娱乐、就医提供了方便。五是筹措资金20万元对农科院院下水管网彻底改造,开挖排水管沟铺放600毫米管道400余米,垒砌检查井10座,铺设过路管道12米,与市政雨污主管道衔接,彻底解决了农科院几十年生活用污水和雨水靠自然下渗解决的问题。六是维修职工住宿平方26间,修缮4号、5号宿舍楼楼顶1300余平方米,为职工解决了房屋漏雨问题。同时,在人才政策、离退休老同志及困难职工家庭生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五)廉政教育情况

以“三严三实”教育为契机,强化全院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延展深化,是持续深入推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抓手。为保证专题教育取得实效,我院积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结合实际、联系实际上用力,既有实实在在的内容,也有管用有效的办法。专题学习研讨接地气、具体化,对准思想认识上的热点、疑点和难点展开讨论,相互启发、共同提高。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把“不严不实”问题摆准、摆实、摆具体,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达到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坚持标本兼治建立起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三严三实”的长效机制。

一是查摆问题贯穿始终。结合讲党课、专题学习研讨、驻村联户、调查研究等,广泛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成员与分管处室负责人之间,处室主要负责人与本处室、单位党员干部之间,深入谈心交心,真心诚意交换意见,把本人的问题、对方的问题谈深谈透。通过全过程深入查摆,努力把“不严不实”问题找准找实找具体。

二是廉政建设显著加强。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紧紧围绕农业科技创新这一中心任务,以保证科技创新的顺利实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党风廉政建设放到保障科研强院建设的大局中去谋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市委市政府廉政勤政有关规定,把改进工作作风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中,切实做到敢作为、勇担当、讲实话、干实事。院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率先执行相关制度,带头报告个人重大事项,带头廉洁自律,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三是突出整改、边整边改。根据查摆出的问题,研究制定了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机制,制订出台了3个方面的相关制度规定,其中包括干部职工的请假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办法、公共接待制度等方面的内容,从制度源头上建立起长效机制。

四是健全完善整改落实跟踪督查机制。强化执纪问责,对“不严不实”的突出问题进行重点督查,集中整顿,对整改不力的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着力在建制度、立规矩上下功夫,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和执行效力,切实防止打折扣、搞变通,推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四、机构编制实名制情况

机构名称: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实有编制人员名单:

任艳云 郭新平 李素真 高新建 戴梅香 马井玉 张金科 尹逊利 张龙平 黄成星 许莉 董合顺 高建党 尹涛 张中黎 滑端超 王绪营 谢志华 刘前进 李艳霞 陈晖 李令堂 周玉彩 黄信诚 王文友 楚慧民 王霖 王玉国 徐保连 孔晓民 李国鹏 戴秀云 马登超 仲伟虎 曾苏明 张连秋 王秋云 李继存 杨旭 苏苑 王春兰 韩团结 冯亚平 江金春 张爱莲 朱红梅 李晶 李振荣 李印峰 朱宏伟 孙雷明 赵云 刘晓强 王富国 夏峰 刘长安 刘艳芝 宫本芝 刘少典 苟艳丽 王继娟 宋春林 蒋飞 杨小华 任丽华 周延争 段成鼎 井水华 周红梅 孟庆峰 任兰柱 黄玲 王福玉 周静 高发瑞 孔贺 王文娟 刘国伟 高国良 韩成卫 黄新阳 齐波 范建芝 王金平 高圆圆 邵敏敏 陈贵菊 赵凯 王淑霞 杜亚君 邬天祥 缪蕾 杨淑娟 赵敏敏 苏敏 田学琳 王福学 高秋美 岳增辉 张肖红 郑艳 吕爱萍 江辉 曹健 吴静 江涛 程倩 马玉芬 周长忠 崔文留 王继峰 王延鹏 冯维营 王富忠 李承芹 徐祥文 赵恩海 刘爱华 岳彩华 王湘兵 贾维士 付贵阳 庄存前 岳彩金 郭家禹 魏茂星 郭淑军 王洪芹 周传芳 董德国 郭恩洲 郝延亮 颛孙妙友 王继龙 梁建秋 赵恒祥 崔昌明 杨玉常 苏延东 郭明亮 刘喜 魏茂立 李德民 郝延立 张国廷 张振清 赵以成 张印江 李长民 孙静 赵恒民 薛兴海 徐祥国 尹玉平 张允革 魏茂青 周长兰 刘德志 张永芹 付贵林 徐兴科 陈刚 郝福廷 冯维青 薛法新 陈承玲 张宪军 朱之松 穆兴芹 李汝新 张爱芝 潘爱萍 朱哲 张成刚 郑鹏 吴秋平 樊宏 仇登楼 朱丽梅 王付彬 程丽娟 闫璐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