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病虫预报(第6期)花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
发布日期:2017-04-10 17:13
作者:市植保站
浏览次数:
农作物病虫预报 第6期 济宁市植物保护工作站 2017年4月10日 花生病虫害发生趋势及绿色防控技术 根据花生病虫越冬基数,结合气象条件及历年资料分析,预计花生病虫害总体呈中等发生程度,其中花生叶斑病偏重发生,花生茎基腐病、白绢病、杂草中等发生,花生田二代棉铃虫、叶螨、蛴螬、蚜虫中等偏轻发生。为确保我市花生丰产丰收,综合运用农业防控、物理防控和“三次”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增产技术,实现农药减量控害,现简介如下: 一、农业防控 1、选用高产优质良种,提高抗病性。大花生品种山花9、山花13、花育25、花育33、花育36,小花生品种山花12、山花14、花育34、丰花6等抗病丰产性好。播种前剔除发霉、小粒种子,提高发芽率、生长势。 2、清洁田园,合理轮作换茬。花生收获后清除病虫残体,在田外进行销毁,能有效降低病虫越冬基数;有轮作条件的应与禾本科作物或甘薯、瓜菜轮作,有效减轻病虫危害。 3、施足基肥,适期播种。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复合肥;花生播种过早,地温偏低,种子在土壤中时间过长,烂种烂芽和根腐病发生机率高,济宁市春播薄膜覆盖花生最佳播种期在4月25日~5月5日,夏直播花生最佳播种期在6月8~10日。 二、物理防控(理化诱控技术) 杀虫灯、生物食诱剂、性诱剂、粘虫黄板适用于花生整建制绿色高产创建示范区、合作社、种粮大户集中连片使用,有效诱杀各种害虫成虫,减少田间卵虫量。 1、杀虫灯。5-10月份,安装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按照1盏灯控制40~50亩的规模,有效诱杀蛴螬、棉铃虫、甜菜夜蛾等成虫。 2、生物食诱剂。按照1:1比例兑水稀释,进行条带撒施,每点用药80~100ml,在花生、玉米上部叶片滴洒约10米长,点与点间距50~60米,每点辐射面积4~5亩,有效诱杀棉铃虫、地老虎、玉米螟、黏虫等成虫,在成虫高峰期效果更佳。 3、性诱剂。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等主要害虫成虫,每亩分别悬挂棉铃虫性诱捕器1套、甜菜夜蛾性诱捕器1套,性诱剂具有专一性。 4、粘虫黄板。主要诱杀蚜虫、蓟马等小型飞虫,按照每亩10~15块的规模在田间悬挂。 三、3次科学用药技术 1、种子药剂处理:选用残效期长的杀虫、杀菌剂处理种子,有效防治花生播种期害虫及苗期病虫害,减少苗期施农药一次。可选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50ml/亩处理花生种子,或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ml /亩+40%萎锈灵.福美双悬浮剂50ml /亩处理种子,或70%噻虫嗪种子处理剂10 ml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30 ml /亩种子包衣处理。 2、杂草防除:播种后覆膜前土壤封闭防除各类杂草,可选96%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l /亩,或33%二甲戊灵乳油200ml /亩,兑水80kg均匀喷施在花生垄上,然后覆膜。 3、开花下针期“一控双增”科学施药:加强花生病虫监测,坚持达标防治。花生“一控双增”技术,即在开花下针期,采用杀虫杀菌剂一次施药控制病虫,产量和质量双增。春播花生在6月下旬,夏播花生约7月上旬,可选择300g/L苯甲·丙环唑乳油30ml /亩+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0ml /亩混合喷雾,或300g/L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30g/亩+5.7%甲维盐悬浮剂30ml /亩混合喷雾,或40%氟硅唑乳油30 ml /亩+15%茚虫威悬浮剂15ml混合喷雾,进行有效防控花生叶斑病及棉铃虫、甜菜夜蛾等害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