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加强农业农村经济管理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1-09-26 16:30
作者:杨永斌
浏览次数:



一是加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力度。出台了《关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召开了“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大会,建立了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开展了县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家庭农场示范场和农业生产性示范服务组织的评选,省市级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组建了农民专业联合社,实现抱团发展。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截至目前,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821家,家庭农场发展到506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27家,市级示范社46家,县级示范社92家;省级示范场7家,市级示范场20家,县级示范场53家。

二是多举措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落实好惠农政策,让“小农户”与“大政策”相结合。2021年,我县优秀农民合作社9家、家庭农场5家、农业农村致富带头人4人获得市委市政府等表扬;10家农民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获得县级通报表扬。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小农户”与“大企业”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发展农业新型经营主体4223家,农户参与合作社比重达75%。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49元,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2%。壮大农业特色产业,让“小农户”与“大产业”相结合。截至目前,全县常年种植大蒜60万亩、辣椒40万亩、食用菌1200余万平方米、金谷1.8万亩,特色果蔬5余万亩,培育农产品冷藏、加工企业1800余家,建成农业农村部定点交易市场3个,运行全国首个大蒜拍卖交易中心,金乡大蒜国际电商交易所聚集新型经营主体突破4000家,累计交易额680亿元,先后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山东省农产品出口集聚区、山东省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省部共同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暨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示范县和省级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县。

三是壮大发展村集体经济。制定增收措施,分类指导。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梳理了28条方法,指导全县各村根据自身特色优势,挖掘潜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强化调查研究,一村一策。通过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等形式,逐村梳理,研究村集体现状、存在的问题,下步工作方向及措施,找出增收路径和办法。积极向上争取,借助外力。利用乡村振兴、财政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第一书记、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等项目资金,帮助村集体建设仓储库、加工车间、设施大棚等,利用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等,增加村集体产业发展、服务等方面收入。

四是加强集体资产管理。金乡县把加强集体资产管理,作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健全队伍,规范开展集体经济管理工作。成立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督管理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县纪委监委、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单位各司其职做好相应工作,出台了《金乡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工作细则》等文件,印制了“政策汇编”、“工作手册”材料,全县13处镇街设立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进行代理服务,指导、监督村级资金使用、资产处置、资源经营。认真开展年度清产核资工作。农村集体“三资”清产核资形成年度清查制度,并及时录入山东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管理系统,确定了资产存量、界定了产权、健全了账务。对清理清查出来的闲置资产,形成管理台账、进行盘活利用。做好审计监督工作。采取日常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的方式,每年从组织部、审计局、农业农村局抽调专业人员开展专项审计,及时反馈审计结果,纠正违规违纪现象。推行阳光在线系统记账,实现财务扫码公开。目前,全县13个镇街已全部使用“三资”阳光在线系统。利用系统中“统计管理”模块生成财务公开二维码,通过微信发到村(居)群众微信群中供群众识别查看,或者打印出来在村(居)公开栏中张贴,群众通过微信“扫一扫”即可实时查看本村(居)本月财务收支情况。使农村财务收支更透明。

截至目前,金乡县鲁担惠农贷款完成700余笔,贷款金额8.1亿元,位居全市第一、全省第二,超额完成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年初下达我县的7.5亿元的任务目标,有效推动了我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


(金乡县农业农村局 杨永斌)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