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放大“土特产”优势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发布日期:2025-02-11 16:56
浏览次数:
济宁新闻网讯(记者 张腾 李志豪 通讯员 刘纪峤)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放大“土特产”优势,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金乡县第一书记工作队立足当地特色产业,推动资源整合,助力特色产业提档升级,走出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径。 春寒料峭,金乡县胡集镇白梨瓜产业园大棚里却春意盎然,农技人员正指导种植户做好田间管理。 金乡县胡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海瑞:“我们组织一些农业专家,到我们白梨瓜产业园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这些合伙人在技术方面给予指导,遇到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帮助进行解决。” 胡集镇白梨瓜种植历史悠久,但长期以来,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让白梨瓜产业面临发展瓶颈。去年,胡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开展新一轮驻村帮扶,多方筹集资金1450多万元,流转土地130亩,建设了22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同时,为破解人才瓶颈,工作队推行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吸引37名“土专家”、种瓜能手、“电销网红”等组建共富联盟,让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资源在乡村汇聚。 金乡县胡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孙海瑞:“打破原来发展过程中有钱没技术、有技术没钱的窘境。” 在乡村振兴合伙人的加持下,通过优化种植技术,白梨瓜种植实现“错时”销售。 金乡县胡集镇乡村振兴合伙人李亚南:“一般的瓜在4月份才能上市,这种高温棚,在3月份,3月初就能上市,这种早上市的价格高、收益好。” 以新技术、新模式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近年来,金乡县辣椒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长期种植导致的重茬、品种退化等因素,产量和效益受到影响。去年,兴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统筹帮扶资金20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与一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建设5000平方米辣椒育苗、种植温室大棚。 山东省中椒椒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永辉:“引进更好的品种,以咱公司的种植基地为依托,自己种出来效益好了,再推广给老百姓。” 金乡县兴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显峰:“企业先给我们7%以上的保底分红,企业得到了更高的利益之后,然后再给我们进行二次分红。” 新的育苗、种植模式,使育苗周期由传统每年2茬变为3茬,另外,10月份还可以种植一茬蔬菜,大大提高了产出效益。 金乡县兴隆镇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刘显峰:“这两个棚最多的时候能育到10万到20万的辣椒育苗,能带动就业50人左右,(每人每年)能提高3万块钱以上。” 按照“组团帮片区、示范带全域”驻村帮扶新模式,去年以来,金乡县在驻村帮扶工作中通过搭建资源共享、信息互联、优势互补的有效平台,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因地制宜发展大蒜、瓜果、蔬菜等多个特色产业,培育富民产业项目8个,先后成立“香瓜联盟”“食用菌联盟”“辣椒联盟”等多个第一书记特色产业联盟,持续带动村集体增收、群众致富,走出一条以特色产业向现代化转型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