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 | 暴雪过后 山东兖州农技专家下沉一线护“粮仓”

发布日期:2025-03-11 09:35
浏览次数:

连日来,低温寒潮、强风、大雨、雨夹雪等天气轮番上演,这让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农业农村局农作物技术推广部部长王燕既高兴又心事重重,高兴的是“春雨贵似油”,这场春雨能给兖州30万余亩冬小麦节省浇灌返青水上千万元,忧心的是雨雪天气如何指导群众管护麦田、守住“粮仓”。

“明天气温回升,大家一定要指导群众抓紧搂地保墒、增加地温,促进麦苗生长。”王燕一边电话指导着镇街的农技人员,一边召集局机关的“专家顾问团”成员,按照包保片区下沉一线技术指导和农技培训。

兖州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号称鲁西南大粮仓。该区2019年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农技专家顾问团,区、镇组成了120人的农业农技宣讲团和志愿服务队,常态化骨干专家服务团队37名。他们常年在村里,或到文明实践所、站宣讲普及农业技术,或到田间地头、院落大棚手把手技术培训,在群众身边搞好技术服务。尤其在春管、夏种、秋涝、冬冻和遭遇极端天气的关键时期,他们蹲守农技服务第一线,手把手指导农业生产,给群众吃下增产增收定心丸。

3月4日,一场春雪让新驿镇农业工作组组长马君岭喜上眉梢,他一边察看麦情,一边同种植户交流,“要抓住降雨雪这一有利时机,气温转暖马上进行搂地、除草和施肥作业。” 该镇还开展了无人机春管、智能浇灌等新技术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送到农民手上,提升田间管护效率,实现稳定增产的目标。

“农事不等人,春管正当时。春耕生产突出一个‘早’字,这场雨雪给我们发出了‘抢’的信号,机不可失,在增强了我们守护‘粮仓’的信心。”新驿镇分管农业生产的人大主席金波说。

3月4日凌晨,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雪将大安镇6.4万亩麦田染成银白,这场开春第一场透墒雪,让全镇农户们舒展了眉头。

“麦苗喝饱了返青水,今年稳产底气更足了!”在大安镇白店村高标准农田里,种粮大户白桂林蹲在田间,轻轻拨开积雪露出嫩绿的麦苗,脸上洋溢着欣喜。大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徐晶对白桂林进行指导,“当前抓住‘雪后增温期’实施‘两喷一防’至关重要,可以通过无人机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的营养套餐,能够达到防治茎基腐病、遏制病虫和草害的效果。”

徐晶继续介绍,“这场返青水,能够为农户们节约至少1次人工灌溉,积雪形成的‘保温层’能够提高夜间地温,预防倒春寒冻害;雪水的渗透更是能够降低土壤越冬害虫基数。待气温上升就可以安排喷洒农药了。”

“目前大安镇已准备好10台无人机、2台水肥一体机、72台喷灌机、50台喷雾机、225台撒肥机等农机设备,待气温上升将对6.4万亩麦田实施肥料和农药的喷洒。”大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夏俊勇介绍。

春雪之后,新绿可期。“这场雨雪下的正是时候,既增加了土壤湿度,又改善了耕作层墒情,我们应抓紧做好春播准备。”酒仙桥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边观测土壤湿度,一边高兴地对身边的农技干部说道。

为确保春耕顺利进行,酒仙桥街道充分利用微信群、宣传栏、电子屏、大喇叭等载体,积极宣传惠农政策落实与土地承包法律知识,同时,组织街道包村干部同村干部、网格员等走村入户,积极开展春耕备耕摸排动员工作,详细讲解种粮补贴、农机购置补贴和农业保险等政策,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及种植大户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周边群众参与基地种植,并根据群众实际需求提供技术指导,充分调动农户种植积极性,营造浓厚春耕氛围,为辖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

“要抢抓这场雨雪窗口期,对冬小麦的弱苗要及早促弱转壮管理措施,早春适时搂麦或划锄,促进新叶生长。”在技术指导现场,王燕对身边的种粮大户们一再交代。

作者:王洪玮 张雪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