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网 | 山东济宁市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

发布日期:2025-05-15 10:39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领域产业创新,加快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科技型农业企业创新能力水平,为我市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力科技支撑。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打造乡村振兴样板。一是聚力研发优质“种业芯片”。育成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甘薯、棉花、花生、大蒜、辣椒等农作物新品种116个,其中“十三五”以来审定、登记、评价农作物新品种62个。在国内推广面积达3000多万亩,增产粮食、蔬菜产量达8亿多公斤。二是重点培育高产示范带动样板。小麦新品种“济儒麦19”实收测产每亩831.86公斤,创济宁市小麦高产新纪录,玉米新品种儒研818示范田实收亩产量977.48公斤,创我市自育玉米高产创建新纪录。大豆新品种山宁29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高产示范田实收亩产308.0公斤,创造了高蛋白大豆大面积高产典型。三是强化优质成果增产增效。培育科技成果302项,其中国家级成果奖励3项,省部级52项,授权专利105项,植物新品种权32项,建设试验示范基地75个,培训农技人员10万人次,实现成果和技术转让100余项,创造社会经济效益600多亿元。

加快协同研发驱动,打造新质创新平台。一是深化大院大所联合攻关。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浙江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江苏国家甘薯研究中心、山东省农科院等2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院士、专家建立合作关系,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七大农作物育种项目”子课题等重大项目20余项, “十三五”以来共建设高质量科技成果转化基地40余处。二是强化产学研协同研发。与全国28个科研院所及21个大型种企联合成立小麦、玉米、大豆科企创新联合体,开展品种选育方面技术攻关。济宁市农科院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诚丰种业合作共建大豆产业研究院,强化鲁渝合作,与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开展战略合作,取得初步成效。三是打造新质高效研发平台。建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济宁综合试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济宁试验站等各类科研平台44个。由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济宁市农科院、济宁国家高新区联合共建“黄淮海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和示范推广中心”,近年来该中心联合开展重点项目20余项,集成创新产业急需关键共性技术18项,获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开展全国性重要科研培训观摩活动10余次,开展技术培训50余个班次,培训农业科技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5000人次,取得了显著的示范带动效果,助推高新区王因镇打造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

作者:刘国伟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