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遭受雹灾后管理技术

发布日期:2015-07-09 11:10
作者:吴爱秋
浏览次数:
 

针对嘉祥县棉田雹灾情况,建议棉农采取以下农艺措施,促进棉花生育进程,降低灾害产生的影响。 

1、及时排水和中耕松土。此次降雹的过程中伴随着降雨,造成田间湿度大,破坏了棉株根系的生长环境。因此,雹灾后应及时降低土壤湿度,并要及时连续进行2-3次中耕松土。特别是盐碱地和板结地更为重要,避免发生泛盐和淤泥板结而造成死棵。

2、及时追肥。灾后及时追肥,可以改善棉株营养状况,使其在尽快恢复生长的基础上,促进后期的生长发育,以弥补灾害损失。一般地块,每亩可追施尿素5公斤~7公斤。

    3、及时化学调节和叶面喷肥。在基本没有枝叶的棉田,可先选用920复合液肥(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芸苔素内脂等促进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及时喷施,待长出枝叶后再加强喷施叶面肥;对于受害较轻、枝叶保留较多的,可化学调节与叶面喷肥同时使用。

    4、及时防治病虫害。受灾棉再生长后多为幼嫩枝叶,抗病虫能力差,易招惹虫害,尤其是棉蚜和棉铃虫,一经发现须及时除治,以免造成不必要损失,保证棉株迅速正常生长。使用药剂可选择10%吡虫啉乳油,亩用量30-40毫升或3%啶虫脒乳油,亩用量3040毫升。棉铃虫使用药剂有阿维菌素(含量1.8%的亩用量15-20毫升)、甲维盐(含量5%的亩用量15-20毫升)、高效氯氟氰菊酯(含量2.5%的亩用量30-40毫升)等,在用药时候要注意,使用的菊脂类农药不可多次单一使用,以免增加棉铃虫对药剂的抗药性。

5、及时整枝。受害棉株恢复生长后,应及时进行修整,重塑株型。整枝要坚持“留大不留小、留强不留弱、留上不留下”的原则,针对棉株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①对于顶心没受损的棉株,要打除赘芽和杈子,充分利用顶心生长优势。②对于顶心虽受伤但留有破叶的棉株,可在上部发生新芽后,在主茎上选12壮芽代替主茎。③对于缺头光秆的棉株,可选留23个壮芽。适当推迟打顶的时间,以使其多现蕾多结桃。打顶时间要比正常棉花略迟35天,以争取上部多结铃。

6、进行补种,弥补经济损失。受灾严重的地块,可在行间补种矮杆作物,如大豆、蔬菜类。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