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农村土地流转主要特点
发布日期:2016-10-08 09:38
作者:市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处
浏览次数:
一是土地流转农户逐年增加。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和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选择进城务工,有流转承包地意愿的农户不断增加。同时,随着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和工商社会资本进入农业,想流转土地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市场主体不断增多。据统计,目前全市流转出承包地的农户达到52万余户,约占家庭承包经营农户数的30%。 二是土地流转后用途多样化。土地流转用途由原来的单一粮食种植向粮食、蔬菜、林果、棉花、油料高效种植和规模养殖发展。种植粮食作物机械化程度高,需要劳动力少,风险低,便于管理,一般种植面积在300亩左右,有的经验丰富的农民经营面积可在500亩左右。为降低经营风险,充分利用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越来越多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选择多样化经营,如泗水县大黄沟乡军瑞波家庭农场种植核桃40亩,杨树50余亩,花生、丹参10多亩;金乡县祥通家庭农场经营草莓新品种试验田28亩,生态养殖10亩,樱桃36亩,高端脱毒苹果27亩,油桃、木瓜、柠檬、猕猴桃、白梨瓜各15亩。 三是土地流转模式类型多样。综合全市情况,目前主要有四种流转模式:1.政策引导模式。主要依托县、乡政府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支持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比如,曲阜市将尼山镇定位为农业主体功能区,制定扶持政策,鼓励该镇发展规模化有机蔬菜,通过招商引资多家农业企业和种养大户落户该镇,全镇流转土地2.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3.1%。2.大户带动模式。全市现有种植大户约5159个,经营土地面积约64.1万亩。如,邹城市唐村镇潘官村种粮大户王大兴,承包本村土地515亩,用于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较散户种植亩均提高100公斤。3.农民合作社牵头模式。全市从事种植业和林业的农民合作社8080个。曲阜市康发草莓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600多亩,种植草莓每亩年收入近2万元。4.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全市共有家庭农场1622个,经营土地面积达到24.1万亩。任城区安居街道办事处桥西村胡家湾家庭农场,流转土地150余亩,主要种植国内外优良品种蔬菜。 四是土地流转行为日趋规范。全市的土地流转形式主要有转包、转让、互换、出租、股份合作,以转包和出租的形式流转的土地面积较大,面积分别为97.2万亩和102.7万亩,分别占流转总面积的45.3%和47.8%。全市签订土地流转合同的面积达到161.7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比例逐年提高,由2010年的52%提高到75%,流转双方有了稳定的合同关系,可以有效避免流转矛盾纠纷的发生。同时,据调查,83%的流转双方使用了省统一的流转合同并在乡镇农经部门备案;通过基层政府及村级组织协调和通过土地流转服务机构办理的土地流转越来越多,农户间自发的流转行为越来越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