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软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发布日期:2016-02-05 17:21
作者:蔬菜站(提供)
浏览次数:
白菜软腐病又叫烂疙瘩、腐烂病、脱帮,是我国白菜三大重要病害之一。是由胡萝卜软腐欧氏杆菌从伤口侵染引起的,一般在白菜包心期开始发病。病株由叶柄基部开始发病,病部初为水浸状半透明病斑,后扩大为淡灰褐色湿腐,病组织黏滑,失水后表面下陷,常溢出污白色菌脓,伴有恶臭,有时引起髓部腐烂,病株易被脚踢倒。发病初期,病株外叶在烈日曝晒下下垂萎蔫,早晚复原,以后逐渐平贴地面,叶球外露。也有的从外叶叶缘或叶球上开始腐烂,病叶干燥后成薄纸状。此病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如不及时防治,极易漫延,一般地块病株率3%-12%,严重的病株率30%-50%,重者绝收。 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田间病株或土壤中未腐熟的病残体上越冬,借昆虫、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等从白菜的伤口侵入;由于其寄主范围广,可在田间萝卜、甘蓝、菜花、胡萝卜、番茄、甜椒、马铃薯、洋葱、大蒜、芹菜等多种蔬菜上从春到秋传染繁殖,传染到白菜后又能进行多次再侵染。 白菜的软腐病有的年份发生轻,有的年份则发生较重,此病的发生与寄主的愈伤能力,品种抗性,气候以及栽培管理措施等关系密切。 一是伤口种类和愈伤能力。白菜生育期后期常有自然伤口、虫伤、病伤和机械伤等,通常以虫伤侵入为主。寄主愈伤能力强,速度快则发病轻,反之发病重。白菜在不同生育期的愈伤能力不同,一般苗期较强,莲座期减弱,这也是白菜软腐病在包心期后发病重的原因。 二是虫害。昆虫对软腐病的发生有双重影响:第一昆虫为害造成伤口,提供病菌侵入通道,第二昆虫携带大量细菌,直接起到传播作用。很多为害十字花科的昆虫体内、外均可携带软腐病病菌,如在菜粉蝶幼虫的口腔和肠道内都有细菌存在,在小菜蛾的体表也带有细菌,麻蝇、花蝇传菌能力最强,可远距离传播,为害极大。 三是气候。白菜包心后遇雨往往发病重,因多雨使叶片基部处于浸水和缺氧状态,伤口不易愈合,利于病菌繁殖和传播蔓延。低温不易使白菜伤口愈合,所以发病重。另外播种期早,生育期提前,包心早,感病期提早,会加重发病。高畦种植较平畦病轻,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发病轻,早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黏重、大水漫灌的地块发病重。 防治白菜软腐病一定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综合治理,首先要做到选用抗病品种,精细整地,高垄种植,控制氮肥用量。采用营养钵育苗,或移栽前浇湿苗床土壤,带土移栽,以减少根系的伤害。农事操作时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防止病从伤起;其次要做好田间管理,做到勤中耕,及时清理下部老叶和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掩埋,病穴撒上生石灰;三是在幼苗期开始就要注意防治黄条跳甲、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减少虫伤口。在白菜软腐病发病初期时选用:农用链霉素、四霉素、氢氧化铜、噻菌酮、中生菌素、新植霉素等高效低度低残留农药,按说明书对水喷雾,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