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打造全产业链 推进农业融合化发展

发布日期:2021-12-06 17:24
浏览次数:


近年来,金乡县坚持用发展工业的理念经营农业,把大蒜作为富民支柱产业,坚持以连农带农为发展主线,串联大蒜种植管理、生产加工、商贸物流等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使金乡逐步成为世界大蒜的种植、贮藏、加工、贸易和价格形成中心。

一、在种植管理上坚持“三化引领”,助力产业层级“原地起跳”。一是种植标准化。制定和严格落实大蒜生产相关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统防统治等绿色生产技术,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万亩,制定的《地理标志产品-金乡大蒜》生产技术标准被认定为国家标准、《无公害食品大蒜生产技术规程》被列为农业行业标准。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有效追溯,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二是全程机械化。积极培育大蒜机械研发企业,成功研发大蒜分选机、播种机、收获机等生产机械,获国际专利6项、国内专利260余项。大蒜播种机正芽率达90%以上,降低种植成本15%以上。加强农机农艺结合,研究推广了辣椒大苗移栽、短季棉等种植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套种模式,破解了大蒜机械化收获的制约因素。三是结构优良化。在全国首创大蒜棉花辣椒间套作三元复种模式,其中大蒜套种棉花20万亩、套种辣椒40万亩,周年亩收益超1万元。

二、在生产加工上注重“三链衔接”,助力产业效益“就地腾飞”。一是激活科技链。以食品园区为依托,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引进新加坡奥兰、美国喜万年、北京首农等60余家国内外知名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加快开发大蒜功能食品、大蒜生物医药制品等精深加工制品。目前,已研制开发出大蒜油、黑蒜胶囊、大蒜多糖等40多种大蒜精深加工产品,效拉长了大蒜产业链条,提升了大蒜附加值。二是用活人才链。先后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等23家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组建了省级院士工作站,成立了山东省大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示范联盟,积极打造集种质资源培育、大蒜重茬病害防治研究、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及产学研合作于一体的科技平台,引进大蒜类高端人才9名,团队3个。三是盘活金融链。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展以大蒜等农产品为质押品的第三方动产质押贷款业务,相继推出“蒜监贷”“农监贷”“仓储质押贷”等金融产品。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大蒜质押贷款874笔、金额35.38亿元,发放鲁担惠农贷884笔、金额9.66亿元。积极推动金乡大蒜入选中央奖补资金项目及省蔬菜目标价格保险首批试点范围,已累计投保面积280万亩,有效化解“蒜贱伤农”风险。

三、在商贸流通上塑造“三位一体”,助力产业营销“遍地开花”。一是打造专业仓储体系。成立金乡大蒜冷藏协会,制定大蒜冷藏保鲜技术规程,提升冷藏企业技术管理水平,有效保障大蒜贮藏品质。累计培育大蒜储存加工企业800余家,金乡县大蒜冷藏仓储能力达350万吨以上。二是打造现代商贸体系。建成3处农业农村部定点市场,大蒜年交易量200余万吨。建设跨境电商园区并投入运营,搭建中蒜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销售网络。高标准建设济宁内陆港,成立全国首个服务县域经济的海关贸易便利化服务中心,成功通过跨境电商B2B实现直接出口,联通了国内国外两个市场。2020年,全县大蒜实现网络零售额19亿元;出口量47.77万吨、出口额29.96亿元。三是打造网络销售体系。建成运营了蒜通天下、数字农展中心等平台,成立了山东金乡大蒜电子交易市场和金乡大蒜果蔬电子交易市场,打造了“金乡大蒜”电子商务品牌,电商经营主体突破4000家,累计实现交易额680亿元,创成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全省跨境电商集聚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