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政通知
济农字〔2021〕20号 关于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绩效评价通报

发布日期:2021-02-22 16:54
浏览次数:

 

各县(市、区)农业农村局、财政局:

为做好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绩效考核,促进我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下发了《关于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对各县(市、区)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实施情况开展绩效考核工作。2021年1月13日至22日,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成立了绩效考核组,由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分管领导任组长,人员组成包括专家、财务人员及相关业务科室人员,共分为两个小组。按照实施方案、批复文件和有关通知要求,对各县(市、区)的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质量、建设标准及管护、运行、资金等情况进行了现场审核和绩效评价通报如下: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任城区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任城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项目由济宁长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承担。济宁长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83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260万元,自筹资金570万元;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821.23万元,申请财政资金240万元,自筹资金581.23万元。项目围绕市场流通体系提升,全面加强绿色农产品直采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市场追溯体系、农产品电子结算交易、农产品物流配送冷链系统等建设,打造高效、畅通、安全的任城区国际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多元化、市场化、现代化发展步伐,实现任城农产品现代流通产业集群发展。

2、项目实施情况

济宁长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市场体系管理系统建设已全部完成,资金投入181万元。项目为园区建立了智能标准化车场控制管理系统,实现了进出园区车辆统筹管理。园区进出通道安装了深圳红门车场控制管理系统,新建道闸岗亭。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运河支行展开合作,依托银行优势,对关键环节电子结算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快检实验室已经建设完成,实验室配备了农药残留检测仪、多功能食品安全监测仪、胶体金检测仪等多种快检设备,能够迅速检测产品。社区拼团建设已全部完成,资金投入125万元。社区拼团店即“社区新零售”的500㎡沿街商铺已完成装修,保鲜冷藏库、150㎡农产品展示销售区等均投入使用,销售网络覆盖龙行路以南,运河路以西大部分小区。社区拼团充分整合了线上电商服务资源和线下流通资源,为农产品“线上+线下”销售提供了一站式服务。智能电网升级改造已全部完成,资金投入494万元。公司委托山东国能工程有限公司重新构建园区电网架构,购置了与园区用电负荷相匹配的各类电力设备,优化配置了8组变压器,对园区10KV电网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

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检测、追溯体系已全部升级完毕。便民超市建设11个店,其中果蔬连锁超市和欣家园店、凤凰城店、长沟店等10个店已建成。基地建设与济宁市任城区二十里铺街道济宁市绿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原绿地农民种植合作社)继续合作,为其提供生产农资,开展技术培训,建立紧密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市场内线路升级改造已完毕,保鲜库已建成,设备安装调试中。

3、资金使用情况

任城区建立健全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项目执行较为规范;各项建设工程施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均使用正规发票,在项目建设期间,加强了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目前,济宁长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实际投资830万元,济宁蔬菜批发市场实际投资821.23万元。财政资金已拨付到位。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项目组织领导。为推进项目顺利实施,任城区成立由分管区长任组长,农业、财政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林业、水产等部门及相关镇街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领导小组,加强对该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了由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局属相关科站负责人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从农产品质量安全、对接科研单位等多个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项目领导小组将该项目的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实施主体,并与各有关单位签定项目合同书和责任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加强监督检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领导小组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

三是强化政策支持。整合区财政5000万元的农业发展扶持资金,对项目市场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基地建设等给予再支持。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济宁长江冷链物流项目推进了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了任城区冷链物流产业整体实力,园区已实现年交易额105亿元,累计上缴税收2亿多元,带动了一大批相关企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项目完成后,增加市场交易量200万吨,市场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提升,市场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品牌进一步升级,市场的引导功能和辐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11家便民超市正式营业后预计年销售额约5000万元。

社会效益。济宁长江冷链物流项目建设完工后可提供工作岗位6000余个,吸纳安置了一大批下岗工人、农民工及城镇居民就业,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城区的就业率,同时新增带动农户2800户,带动农户增收5600万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通过项目实施,可提供500多个就业岗位,人均年收入可达3万多元,农民真正实现了由“务农”向“务工”的转变,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持续增收。

6、存在问题

济宁长江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和济宁蔬菜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基地建设未全部按照方案完成建设内容,部分项目资金在建设中小幅变更后未及时提出申请。

下一步任城区要进一步督导实施主体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尽快按照批复要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同时任城区要进一步完善县级初验资料,加强项目资料整理工作。

(二)兖州区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兖州区优质肉鸭养殖产业联合体项目由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现更名:樱源有限公司)承担,计划投资32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600万元,自筹资金2600万元。重点发展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核心的种养结合的复合生态循环发展模式,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由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计划投资344万元,申请财政资金80万元,享受农机购置补贴74.49万元,合作社自筹资金189.51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在邹城市香城镇建设完成立体鸭棚7个,并投入使用。毛鸭成活率由原来的发酵床养殖97%提高到98.5%,屠宰肉鸭胴体合格率由原来的79%提高到82%,养殖效益实现提升;在汶上县已完成标准化鸭棚建设70个,新增肉鸭存栏1000万只,新带动养殖户88户;引进肉鸭精深加工设备,新上自动卸笼设备2套、松毛机1台、卧脱1台,安装凉胚线2条,购置烫皮机1台、挂糖机1台;新建有机肥厂,主体车间已建设完毕;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开设品牌店10个;参加各类展会、品牌宣传会,开展国际资质认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产品出口安全性,提高市场占有率。目前项目已建设完成98%,有机肥厂设备正在安装调试。

社会化服务项目。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共采购玉米收获机械16台,其中包括自走式穗茎兼收玉米收获机8台、自走式玉米籽粒收获机3台、自走式玉米收获机5台。目前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设备已采购齐全。

3、资金使用情况

实施单位设立专账,专人负责,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资金数额和批复内容进行实施,规范使用项目资金,不截留、占用、挪用。目前,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实际投入资金3238.56万元,超额完成投资比例;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实际投资金额344万元。前期已拨付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180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30%),剩余财政补助资金报账手续已全部上报区财政局,区财政局已批复,即日可拨付至实施主体。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项目组织领导。为确保项目有效推进,政府成立区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区长任组长,区农业、财政等部门及镇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督导检查、协调服务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二是强化项目推进。实行每周、每月情况报告制度。领导小组每月组织一次碰头会,听取项目实施主体项目进展情况,及时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项目建设进行阶段总结,适时召开总结会,梳理工作完成情况,领导小组明确一名负责人收集、整理、汇总项目相关资料,并报送至领导小组各成员。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今年学习强国、大众日报分别对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穗茎兼收让秸秆变废为宝”进行了宣传报道。绿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在济宁综合频道进行了宣传报道,提高了产能,对疫情期间复工复产做出了重要贡献。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67亿元,提高19.67%,2021年预计营业收入增长幅度20%以上;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2020年营业收入638万,提高21.2%。通过项目的实施,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扩大了产能和销售额,新增500吨熟食产能,增加销售收入1500万元,新增出口创汇230万美元。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种植户及合作社的效益,穗茎兼收型玉米收获机的推广,使种植户每亩降低作业费30-40元,玉米籽粒收获机的使用实现每亩降低生产成本30元。

社会效益。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2020年新增带动符合欧盟出口标准的农户77户,新增带农增收200万元,同时辐射带动济宁周边3012户发展肉鸭规模养殖,新增收入7000万元,新增肉鸭存栏1000万只,由屠宰毛鸭2800万只提升至3800万只,加工能力提升35.7%,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肉鸭食品龙头企业为龙头,实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互动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发展集种鸭孵化、规模化标准化养殖、饲料加工、有机肥料、无害化处理、肉鸭屠宰、熟食加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出口创汇、连锁超市为一体的肉鸭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带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瑞丰农机专业合作社2020年新增带动农户20户,新增带农增收50万元,增强了合作社对外服务能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了市级示范合作社的带动作用。

6、存在问题

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目前新建有机肥厂仅完成车间主体建设任务,生产加工设备未安装。下一步兖州区要进步加强项目督导力度,督促实施主体济宁绿源食品有限公司(樱源有限公司)尽快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尽快投产。

(三)曲阜市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曲阜市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项目由山东百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计划总投资938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638万元。围绕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和提高产品生产能力,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定位清晰、品牌突出、优势产品聚集、设施技术高端的蔬菜产业龙头园区,引领曲阜市成为鲁西南地区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的设施蔬菜基地。

2、项目实施情况

育苗中心管理系统建设已完工,建设内容包括主体建设、水肥一体化、水帘、风机、育苗床、倒挂微喷、控温系统的安装调试与操作培训、新品种种子购买。

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建设已完工,建设内容包括1000亩园区无线自动监测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大数据平台使用、服务及维修等。

高品质蔬菜联盟建设已完成,建设内容包括平台监管网络软件建设、制度建设、监管系统仪器采购、联盟平台成员培训、宣传、技术服务、新品种展示、技术示范推广等。

院士联合体科研中心实验室建设已完成,和北京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孙成院士团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孙成院士、魏丹教授团队到基地实地调研,采购实验器材,就功能性蔬菜开发及植物营养的有效吸收利用、土壤修复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并开展有关方面的技术培训及技术服务。

3、资金使用情况

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在项目建设期间,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审计,加强了项目资金全程监管。实施主体实际资金投入1300万元,财政资金已拨付250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83.3%)。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项目组织领导。成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全面规划、政策制定和协调工作。实行领导包保制度,对项目进行周调度、月分析,及时解决企业项目进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强化项目推进机制。企业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承建单位负责人为副组长,技术、财务、后勤等部门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执行。

三是强化县级督导调度。曲阜市农业农村局在专家引进、育苗培育中心平台建设、智能物联网管理系统及高品质蔬菜联盟会员的筛选加盟等方面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多次调度和解决实际困难,特别在疫情期间,协调各有关部门开辟绿色通道,确保企业按时复工复产,为项目的落实保驾护航。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项目完成投产后实施主体2020年新增营业收入2000万元、新增利税450万元、增加就业岗位30个、降低人工及农资成本150万元。

社会效益。项目单位采取联合营销、技能培训、标准化生产等方式直接带动农民800户,户增效益20000余元;通过提供技术服务,搭建营销信息服务平台,标准化示范,协议代购、代销等方式,间接带动周边农户3000余户,户增效益12000余元。通过项目实施将带动周边地区农民共同发展设施蔬菜产业,直接带动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辐射带动设施蔬菜基地15000亩。

6、存在问题

实施主体院士联合体科研中心实验室虽已建设完成,但由于疫情因素,双方合作不够深入。下一步曲阜市需对院士工作站相关工作进行完善,就功能性蔬菜开发及植物营养的有效吸收利用、土壤修复等领域尽快开展深度合作,充分发挥院士工作站的示范引领作用。

(四)泗水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泗水县甘薯产业联合体项目由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泗水县晨鑫甘薯专业合作社、泗水县泓舒甘薯专业合作社承担。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519万元,申请财政资金500万元、自筹资金1019万元;泗水县晨鑫甘薯专业合作社项目计划投资302.2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202.2万元;泗水县泓舒甘薯合作社项目计划投资300.2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200.2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由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承担,计划总投资414.3万元,申请财政资金80万元,国家农机购置补贴49.64万元,自筹资金284.66万元。立足于泗水甘薯资源和产业优势,着力构建甘薯特色产业链,打造加工产业集聚区,实现泗水甘薯产业高度集聚、加工能力明显增强、品牌价值显著提升,形成甘薯产业集群。

2、项目实施情况

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甘薯蛋白提取项目,完成甘薯蛋白提取设备的购置:①蛋白絮凝、脱水系统部分,购置浆液自动加温装置1套、蛋白絮凝罐10件、卧螺清液罐1件、蛋白分离卧螺2台、高剪切混料罐2件、转子泵3台、变频器4台、卧螺操作平台1套、电磁流量计3台、高低液位计42台、气动蝶阀84台;②碟离,调配系统部分,购置碟片分离机6台、碟片缓冲罐2件、调配罐2件、冷却水系统1套、转子泵3台、变频器2台、清洗罐1台、高低液位计8台、气动蝶阀18台;③缓冲、均质、直喷杀菌、洁净罐系统部分,购置缓冲罐2件、洁净缓冲罐1件、洁净罐洁净空气及洁净蒸汽系统1套、洁净罐进出料阀阵及清洗转换系统1套、均质机1台、直喷杀菌闪蒸系统1套、管道双联过滤器1台、转子泵4台、变频器4台、清洗增压泵3台、塔水机组1套、操作平台3套、L型单座阀12台、高低液位计18台、静压液位计12台、气动蝶阀18台;全自动CIP系统部分,购置CIP热水罐1件、CIP碱罐1件、CIP进程泵1台、加热器1台、管式单联过滤器1台、阀门仪表1台;电控系统部分,购置PLC控制柜2件、MCC控制柜2件、PLC控制柜1件、软件调试培训1套、电线电缆1套、桥架、线管1套;④管路系统部分,购置管路/管件/管路桥架,工艺管路设备,安装、调试设备;购置喷雾干燥塔1件,脉冲除尘、计量、包装1套。同时完成1336m2厂房的改造装修。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设备均按照批复的规格采购齐全。

泗水县晨鑫甘薯专业合作社在圣水峪、苗馆镇连片建设优质甘薯生产基地2000亩,购置地瓜新品种种苗350万株、各类化肥300吨、农药1.42吨、购置地膜2000捆,开展深耕、耙平、起垄等农机作业5000亩次,建设砌体结构种子储藏室3个,总容量约562.8立方米(批复500立方米)。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设备已采购齐全。

泗水县泓舒甘薯专业合作社在泗张镇南陈村发展10000亩甘薯绿色种植基地,建设优质脱毒种苗大棚20个,购置脱毒种薯20万公斤、生物有机肥200吨;建设315平方米清洗车间1座,购置配套塑料筐15000个、储存铁筐5000个、托盘300个。目前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设备已采购齐全。

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泗水县维霞农机专业合作社按照批复要求,建设库房1400平方米,购置1704大型拖拉机1台、高性能气吸式精良播种机1台、植保无人飞机10台、高地隙植保机械5台、低温循环式谷物烘干机4台、饲料收获机1台。项目建设内容全部完成,设备已采购齐全。

3、资金使用情况

项目实施单位设立专账,做到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上级下达的资金数额和批复内容进行实施,规范使用项目资金,未截留、占用、挪用。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管理,实施阶段性报账制,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用自筹资金进行实施,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每完成一项建设内容后,由实施主体书面申请,财政和农业部门审核认可后,凭发票报账。甘薯产业联合体项目,实施主体实际总投资2526万元,其中: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投资1519万元、泗水县晨鑫甘薯专业合作社投资302.2万元、泗水县泓舒甘薯合作社投资300.2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泗水县维霞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实际投资404.6万元。财政补助资金780万元已全部拨付到位,其中: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500万元、泗水县晨鑫甘薯专业合作社100万元、泗水县泓舒甘薯专业合作社100万元、泗水县维霞农机专业合作社80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做好跟踪服务。市县领导特别关注泗水甘薯产业联合体建设项目,市局张洪雷局长向任庆虎市长作了专题汇报,任市长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高度认可,多次到现场查看项目实施情况;泗水县领导多次协调督导,跟踪服务。同时,为确保该项目顺利实施,县政府农业“新六产”示范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监督管理和协调具体工作;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服务和指导工作。

二是严格筛选主体,科学制定方案。按照“一县一业”发展思路,泗水县着力培育甘薯产业化联合体、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层次融合发展。泗水县围绕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新增利益联结型优质甘薯种植面积,引进高新加工技术和先进加工设备,进一步提升精深加工能力等内容,多次研讨、科学论证,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

三是加强督查调度,强化项目监管。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建立推进机制,明确项目建设进度,组织人员定期进行检查督促和开展技术服务。定期、不定期召开现场调度会,掌握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等情况,研究工作推进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及时予以通报。

四是宣传引导,机制创新。为扩大“泗水地瓜”知名度和影响力,县政府2019年、2020年连续2年组织召开全国甘薯产业发展研讨会,山东广播电台现场主持并进行了全程网络视频直播,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农科频道乡村季风进行专题报道,人民日报、农民日报、大众、网易等媒体进行广泛宣传;县工作领导小组及时总结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维霞合作社引进的甘薯移栽机、无人植保机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先进的栽培和防控技术,在济宁农机化信息网上连续报道。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实施的甘薯蛋白提取项目建设完成并投入生产,较2019年新增销售收入4800万元,同比提升10%左右,甘薯蛋白加工能力提升11%。晨鑫、泓舒两个甘薯专业合作社通过项目实施,培育的脱毒苗比一般育苗的出苗率高出40%、价格每棵高出0.1元,仅育苗一项增收20万元;基地甘薯亩产达到3300公斤,亩产量比非基地种植亩增800公斤,增产32%,亩效益3960元;鲜食甘薯通过地窖贮藏,应用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院研究的甘薯高温短时愈伤技术,减少损失10%以上,亩产效益可达到6000元以上。维霞农机专业合作社2020年完成社会化服务面积15万亩以上,完成经营总收入910万元,比2019年增长20%。

社会效益。食用蛋白提取项目填补了甘薯蛋白提取技术的空白,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产品已取得了中华质检、上海微谱、农业农村部、SGS等检测机构的检测报告,可制作甘薯蛋白保健营养品或甘薯蛋白抗癌食品,也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直接使用。同时为将来制取药用精制甘薯蛋白奠定原料基础。同时,通过示范试验、技术引导,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种植甘薯的生产积极性,而且增强了种植技能,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6、存在问题

泗水利丰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因甘薯优质品种少、栽培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仍存在基地规模小、效益潜力发挥不够的问题。下一步要继续扩大基地规模、引进新品种、提升精深加工能力。

(五)邹城市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邹城市食用菌产业集群项目由山东友和菌业有限公司和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山东友和菌业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4141.13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75万元,自筹资金3966.13万元;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总投资531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25万元,自筹资金406万元。主要扶持邹城食用菌产业集群发展,支持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新建智能化食用菌栽培(加工)车间,促进食用菌企业提档升级,实现食用菌产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

2、项目实施情况

山东友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友泓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项目,新建设全自动智能栽培基灌装车间、原料车间、配电室等生产设施各1栋,购置全自动拌料机组14台、T-8全自动装瓶机7台、TOC双翼智能盖瓶机7台、自感应码垛机3台、六框式全自动机械手4台、智能感应传输设备7套、配电室机组设备1套。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珍稀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项目,新建设智能恒温培养车间一处,共1705m2;购置智能全自动拌料设备1台、智能全自动灭菌设备1台、智能温控机组14套、接种室全自动装筐卸筐机2台、智能全自动液体接种机1台。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3、资金使用情况

按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杜绝项目执行中出现弄虚作假现象;各项建设工程施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均使用正规发票,在项目建设期间,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审计,加强项目资金全程监管。目前,山东友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完成投资4773.27万元,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完成投资576.5万元。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也已全部拨付到位,其中山东友和菌业有限公司175万元、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25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项目组织领导。为加强项目建设的工作领导和技术支持,邹城市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市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制定了项目推进工作方案。市政府2019年出台了《关于加快蘑菇小镇建设推进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0年又继续出台了《进一步扶持蘑菇小镇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和《邹城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为项目建设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二是强化县级督导调度。项目建设以来,邹城市农业农村局组成项目建设推进专班,实行每周一调度,每月一督导,定期召开专班成员会议,分析项目建设情况,制定研究具体推进措施,及时跟进项目建设进度。疫情期间,为确保项目工程进度,邹城农业农村局第一时间深入企业,积极帮助企业解决防疫物资和协调交通运输,全力帮助企业克服困难,成为第一批复工复产企业,尽早实现了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2020年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先后对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贫困户+采煤塌陷地失地农户”创新模式进行了宣传报道,探索出一条农村增收、企业增效、地企双赢的新路子,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鲜活案例。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山东友和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2020年预计新增营业收入7000万元;山东常生源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2020年预计新增营业收入800万元。

社会效益。邹城市利用市级财政300万元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撬动太平镇泰马生物投资3.2亿元建设年产3.5万吨食用菌项目,大束镇友泓生物投资3.0869亿元建设食用菌智慧产业基地,至澄农业投资5亿元建设蘑菇展览馆、蘑菇主题公园和富民香菇大棚。各实施主体通过建立“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基地,公司免费为合作社提供菇房、场地及技术支持,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产品,以低于市场价向农户提供杏鲍菇等品种的菌包,合作社组织农户进行种植,然后与农户签订回收合同,以保护价回收农户的成品菇。友和生物间接带动农户7494户,带动农户就业360户,户均增收3万元;常生源生物实现安置就业80余人,带动周边350户加入合作社,通过购买原材料、包装箱加工、食用菌销售及食用菌采收等方式带动3200余户农户实现增收。

6、存在问题

两个实施主体的食用菌精深加工能力还有待提高。建议实施主体要进一步强化与大企业集团的对接,积极向食用菌精深加工技术研发拓展,做长产业链条,打造食用菌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六)微山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微山县淡水渔湖产品产业集群项目由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微山新农商市场有限公司和山东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的渔湖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项目,计划总投资22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400万元,自筹资金1850万元;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的渔湖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计划总投资105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70万元,自筹资金880万;微山新农商市场有限公司的中国供销微山农商物流园(二期)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7049.75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00万元,自筹资金6949.75万元;山东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微山湖大闸蟹提质增效项目,计划总投资11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80万元,自筹资金1020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承担的渔湖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升项目,自筹资金用于改建恒温加工车间、品牌建设、养殖基地建设、标准化厂房建设等部分。市级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引进渔湖产品精深加工设备,包括蟹黄酱全自动灌装线1套,蛋黄清洗、打蛋生产线1套,蛋清、蛋黄分离清洗机1台,全自动给带式蛋黄真空包装线1套,蛋黄烘干、杀菌式隧道线1套,蟹黄酱调味锅2台,斩拌机1台,全自动裂纹检测设备1套,全自动高速分页、标识机2台,空压机1台,电子分级入桶式清洗线2套,高温蒸煮锅3台,周转箱4万个,电动叉车2辆,伟迪捷喷码机2台,项目建设均已完成,设备已采购齐全。

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承担渔湖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年产18000吨的饲料加工车间,重点实施饲料加工车间库房、供能设施建设及原料低温储藏附属设施建设,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市级奖补资金重点用于建设立体储存库2个(批复立体储存罐4个,根据实际需要改建为储存库,容量与批复一致)、购置颗料饲料自动化成套生产线1台、食品检测仪器10套。目前项目建设均已完成,设备也已采购齐全。

微山新农商市场有限公司中国供销微山农商物流园(二期)建设项目主要建设智能云仓储中心14973.33㎡,分拣加工中心4035㎡,物流配送中心5670㎡,市级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冷库仓储中心运营器具设备购置,包括电动叉车1台、堆垛架100台、料箱式堆垛机5台、托盘堆垛机5台、垂直提升机5台。目前项目建设全部完成,设备也已采购齐全。

山东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微山湖大闸蟹提质增效项目,主要对项目区内110亩河蟹育苗池塘进行升级改造,市级奖补资金主要用于购置河蟹成蟹暂养自动化系统设备2套,其中循环水泵系统1组,高速过滤系统、蓄水罐1组,采购暂养养殖盒子2000个,实现微山湖大闸蟹的高质量种苗繁育养殖。目前项目整体完成90%以上,其中河蟹暂养设备未完成安装。

3、资金使用情况

按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建立健全了项目资金审查审批程序和财务制度,各项建设工程施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均使用正规发票,在项目建设期间,定期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目前,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实际投资2103.03万元,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057.82万元,微山新农商市场有限公司实际投资5988.44万元,山东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100万元,共计10249.29万元。市级财政资金已拨付200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25%),其中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120万元、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50万元、微山新农商市场有限公司30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成立了以农业农村局局长任组长的培育壮大龙头工作领导小组及协调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细化政策措施,建立责任落实、跟踪评价、监督考核、激励奖惩和督导推进机制。实施主体企业确定工作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加强工作督导,并及时与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沟通联系,定期上报建设进度,形成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二是搞好监督检查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组织项目实施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进行自查,县农业农村局、财政局对项目的实施情况实行定期跟踪检查调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投入资金落实到位,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成效。

三是积极整合资金积极争取省级和市级资金投入,鼓励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区建设和运营,建立了以财政资金补助为杠杆、企业和社会资金广泛参与的投入机制。同时,政府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投入力度,设立专项产业、担保、贷款基金。

是搞好宣传总结。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项目实施的重要意义、政策、进展和成效。同时搞好项目建设的资料整理和建档管理工作,及时总结项目建设中好的做法、经验,并加以推广。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山东微山湖经贸实业有限公司2020年加工能力提升21%,营业收入达到2.6亿元,提高20.3%;微山县远华湖产食品有限公司2020年加工能力大幅提升,预期营业收入1.6亿元,同比提高20%;中国供销微山农商物流园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提升20%;山东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预计2020年营业收入2600万元,同比提升15%。

社会效益。全县形成年渔湖产品冷链配送能力8000吨,年渔湖产品加工规模3000吨,麻鸭生态绿色养殖量达到180万只,带动了微山县及周边地区麻鸭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联结农户、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建立“公司+合作社(家庭农渔场)+种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方式,与种养殖基地、农户、专业村建立了订单、合同、合作利益联结关系。一是以高于市场价5%-10%的价格回收,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极大的保护了种养殖户积极性和收益。二是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种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种养殖,对高于回收标准的产品再给予一定金额补贴,实现“二次分红”。项目实施主体总计2020年新增带动农户6000人,带动农户增收总额5600万元。

6、存在问题

实施主体山东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河蟹暂养设备仅完成采购,但未完成安装。市督导包保组曾多次现场督导,实施主体也承诺能按要求完成项目建设任务。下一步微山县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督导力度,督促实施主体山东省天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尽快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尽快投产见效。

(七)鱼台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鱼台县稻虾产业集群项目由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山东湖中鲜食品有限公司承担。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787.244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50万元,自筹资金1437.244万元;山东湖中鲜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623.6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50万元,自筹资金1473.6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由鱼台县海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计划投资346.04万元,申请财政资金80万元,国家购置补贴75.573万元,自筹资金190.467万元。通过培育壮大和示范带动,使全县水稻以及小龙虾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新格局。

2、项目实施情况

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已与国企上海鸿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合作,产品市场进一步扩容,已完成产品包装、宣传视频等策划制作,在京东网站开通了鲁南优品馆鱼台专区;日加工能力500吨的优质稻米加工生产线已建设完成并已运行;依托鱼台县实施“五统一”绿色稻米发展战略,建设优质水稻生产基地3万亩。目前项目建设全部完成,设备也已采购齐全。

山东湖中鲜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未实施。

社会化服务项目。鱼台县海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项目未实施。

3资金使用情况

鱼台县设立项目专账,实行专人专账管理,按项目实施进度投入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并跟踪检查使用的情况,杜绝乱支乱用现象产生,保证自筹资金到位,以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严肃财经纪律,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控机制,严格控制费用支出,实现部门内部专项资金按预算管理。目前,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787.244万元,已向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拨付财政资金36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6.2%)。

4、项目管理情况

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农业、财政等部门及相关镇街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目前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已与央企上海鸿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上海鸿云供应链注入资金占有山东秋强米业70%的股份),依托央企资金和市场优势,2020年上海鸿云供应链有限公司委托山东秋强米业收购鱼台五统一绿色稻谷7万吨,每公斤以高出市场价0.26元的价格进行收购,仅此就使农民增收1820万元。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示范带动,主导产业将向上下游不断拓宽和延伸,建成彼此间专业化分工明晰、纵向与横向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集群,促进了鱼台稻虾产业发展,增强了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竞争力、知名度和美誉度。项目带动提升稻米年加工能力15万吨,增加销售收入7.5亿元。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联结农民专业合作社3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基地通过实施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品牌的模式,由政府引导,企业流转土地、种植管理、创建品牌,合作社提供农机、农技服务支持,农户每亩在获得1200元的土地流转金的基础上保底分红200元,同时还可优先在基地务工获得务工收入。订单合作带动农户2.42万户,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228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3.29%

6、存在问题

2020年,市督导包保组曾多次对鱼台县进行督导,鱼台县也承诺2020年7月底能够全部完成项目建设内容,但根据市级绩效评价组实地复查,3个项目承担主体中只有山东秋强米业有限公司按照批复要求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山东湖中鲜食品有限公司、鱼台县海强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建设内容未实施。要求鱼台县于2021年2月26日前向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作出书面说明,并围绕提升稻米产业集群项目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业项目提出变更申请及项目实施方案。

(八)金乡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金乡县大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由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金乡县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担。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254万元,申请财政资金400万元,自筹资金854万元;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2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400万元,自筹资金800万元;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673.85万元,申请财政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473.85万元;金乡县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6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200万元,自筹资金400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由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计划投资3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90万元,国家购置补贴81万元,自筹资金129万元。依托金乡大蒜产业优势,引进高新加工技术和先进加工设备,积极发展大蒜精深加工,努力创建知名品牌,延伸产业链,拓宽增收链,完善利益链。

2、项目实施情况

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大蒜精深加工建设项目,改造装修冷链加工车间,安装保温板隔断,建设面积826平方米。市级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购置大蒜精深加工设备,购置制冷链加工生产线44台、冷链加工前处理线15台、氟里昴制冷系统1套、黑蒜发酵设备8套、电动智能叉车6台、产品货架5000个。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部完成,改造厂房2700㎡。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购置大蒜加工设备,化糖系统部分购置高速乳化罐、化糖操作平台、卫生泵、双联袋式过滤器各1台;热水系统部分购置热水罐、热水泵、管式换热器、PLC全自动电磁炒锅各1台,蒸汽控制系统1套;调配系统部分购置双联袋式过滤器、出料泵、CIP自吸回程泵、瞬时高温灭菌机各1台,调配罐2台,冷却塔2台,调配平台、真空脱气机和漂烫机组各1套;包装设备包括混合机1台、玻璃瓶主机及附属配套设备1套,塑料瓶主机设备1套。目前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品牌推广展厅装修已完成,质量认证监督审核已完成。财政补助资金用于设备升级改造,购置货物堆垛架3450套,发酵托盘11000个,贴标流水线1套,叉车2台,操作台12台,喷码机、独立包装机、实验发酵设备和风淋设备各1台,大蒜分拣机4台。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山东凯盛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结算大厅、拍卖大厅规划装饰已完成。财政补助资金用于拍卖软硬件和电子结算软硬件采购安装,其中拍卖软硬件部分购置拍卖系统软件、竞拍器、竞拍桌、拍卖钟、服务器及展示柜,电子结算软硬件部分购置电子结算软件、大数据软件、服务器、智能称、无线设备、展示设备、计算机、检验检疫设备及监控设备。目前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也采购完成。

社会化服务项目。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完成了1766平方米的农机库房。财政补助资金购置智能配肥机1套、社会化服务翻抛机2台、喷杆式喷雾器5台、空气检测系统1套,气象站系统1套、无人植保机15架和无人机专用电池34组。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3、资金使用情况

按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立专账,专人负责,做到专款专用,项目建设内容完成后,由实施主体书面申请,财政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认可后报账。目前,大蒜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项目实际投资3739.55万元,其中: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254万元,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200万元,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投资685.55万元,金乡县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实际投资600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实际投资301.8万元。财政资金已拨付129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10%),其中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40万元、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40万元、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20万元、金乡县凯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万元、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9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金乡县成立了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副县长为组长,以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领导小组,推进项目的建设和实施。

二是建立了项目推进机制。建立了项目建设管理制度,按时召开项目督导会议,定期汇报项目建设督导情况,积极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使项目得以有条不紊的开展。按照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倒排工期,督促企业按时完成项目建设。

三是大力支持项目建设主体。定期对企业项目建设进行进度跟踪,帮助企业提升项目建设水平。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形成的蒜米生产线两条,年产量保鲜蒜米1万吨,新增销售额9000万元,利润总额1000万元。形成黑蒜发酵间8台套,年产黑蒜150吨,新增销售额1800万元,利润总额300万元。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完成后2020年新增营业收入1561.88万元,新增利税300万元。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完成后2020年新增营业收入2181.18万元、新增利税100万元。山东凯盛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项目完成后预计2020年新增营业收入4249万元、利润总额1881万元、预计纳税765万元。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完成投产后,智能配肥年产1.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4800万元。

社会效益。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企业新增就业人员62人。增加辐射带动基地2万亩,可带动基地农户达4万人,可带动农户增收150万元。山东鑫诺食品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新增就业岗位20个,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40万元。通过发展优质原料基地,新增辐射基地8200亩,新增辐射带动农户达4200户,可带动农户增收360万元。济宁市鲁峰冷藏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可吸引国内外高端客商40家,年加工销售大蒜辣椒可达到23000吨,将实现客户稳定,市场丰富,冷藏利用率高,收益率高,形成规模效益。可以实现新增带动农户300户,可带动农户新增收1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30个。山东凯盛农产品物流园有限公司项目建成后,促进订单式农业发展,有效解决农民销售难的问题,2020年带动农户500户,带动增收金额150万元,为全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金乡县京信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防治服务和配方施肥,新增带动农户3010户。

6、存在问题

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中1条生产线已购买,但未安装使用。下一步金乡县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督导力度,督促实施主体金乡县和福隆食品有限公司尽快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尽快投产。

(九)嘉祥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嘉祥县种业产业集群项目由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嘉祥县诚丰种苗研究所、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承担。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36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20万元,自筹资金240万元;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8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山东省嘉祥县诚丰种苗研究所项目计划投资18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120万元;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项目计划投资181万元,申请财政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121万元。社会化服务项目由嘉祥县惠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承担,项目计划投资330.8万元,申请财政资金80万元,国家购置补贴87.892万元,自筹资金162.908万元。依托嘉祥县种业优势,以调整产业结构,扩大良种繁育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为目标,坚持市场导向,强化技术服务,推进科技创新,加快新品种选育,促进生产稳定发展,形成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错位竞争、相互补充的格局。

2、项目实施情况

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1个基因编辑实验室,对公司的优势品种圣豆5、圣豆15等10个品种开展了基因编辑;通过收集、交换、杂交等手段收集了大豆种质资源113份,选育了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系圣豆16、圣豆9、圣豆112等参加黄淮或长江流域试验,及绿色通道试验;审定大豆新品种圣豆127、圣豆19、圣豆十号3个大豆新品种;与山东省农科院作科所签订协议,独家买断齐黄34经营权,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推动下建立了“全国专用大豆产业联盟”。在嘉祥及周边地区,联合种植大户以订单种植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性良种繁育田4.2万亩,大豆收购价格每斤高于市场价0.2元;在全国各地举办各类培训会、论坛和新品种推介会4场,参加全国种子双交会1次,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宣传文章13篇。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豆新品种2个;2019年审定新品种3个(山东省1个,国家级2个)。新增6个新品系参加国家、省区试。2019年种质资源繁育面积200余亩,繁育品种、品系260余个。2019年新增大豆良种繁育田面积2万亩、大豆原种繁育面积0.2万亩,繁育大豆原种41.7万公斤;安排良种展示、示范1000亩,共展示新品种、新品系40个。完善种子加工生产线1条。2019年举办培训班6次,培训3000人次,其中大型观摩会1次,邀请全国有关大豆科研人员、经销商共300人参加会议,发放技术明白纸1万余份。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山东省嘉祥县诚丰种苗研究所新购置自动化设备提升机;选用美亚光电集团8通道色选机,提高种子纯度、净度;改进批次包衣机,与先正达集团合作选用亮盾种衣剂在大豆种子上包衣;改进种子包装设备,选用三冠自动卷膜热合封口机,德国马肯自动打码喷码机。购置平板托盘1000套,提高仓储空间利用率,增强已加工种子的通风性,保持种子活力;购置杭州叉车一部;举办培训班,培训人员200人次。与菏泽市农业科学院签订协议,独家买断菏豆33号经营权。目前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2019年秋收种业参试品种12个。2019年选育15个优良大豆新品种参加2020年山东、江苏、安徽各省级预备试验、区域试验以及山东省联合体试验。建立稳定的大豆繁育基地4个,形成利益联结性良种繁育田2万亩,对各大繁育商均免费提供了减肥减药绿色种植管理技术培训。新购买引进种子加工提升设备5套,全自动立式包装机1套,装载机1辆。日生产加工良种达到60吨,加工量每天比原来增加了20吨左右。2019年购买皖豆37和华豆19的全国生产经营权,在嘉祥县、临沂市和安徽省涡阳县举办品种观摩会三次。项目已全部实施完成。

社会化服务项目。嘉祥县惠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购置农机23台,新购机械为激光平地整地机、深松机各1台,配180马力以上拖拉机,新增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作业4000亩,服务涉及6个村、7000余人。新购新型喷灌机1台,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2台,小麦联合收获机7台,开展承包式、定单式专业服务,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服务。吸纳10户农机大户带机械、资金等形式加入合作社。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也采购完成。

3、资金使用情况

嘉祥县严格按照项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设立专账,专人负责,财政资金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管理,实施阶段性报账制,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先用自筹资金进行实施,按照项目实施进度每完成一项建设内容后,由实施主体书面申请,财政和农业等相关部门认可后方可报账。目前,种业产业集群项目实际投资1003.83万元,其中,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投资397.78万元,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投资214.88万元,山东省嘉祥县诚丰种苗研究所实际投资182.06万元,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实际投资209.11万元;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嘉祥县惠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实际投资330.8万元。财政资金已拨付114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30%),其中,山东圣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36万元、山东祥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18万元、山东省嘉祥县诚丰种苗研究所18万元、嘉祥秋收种业有限公司18万元、嘉祥县惠祥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24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嘉祥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财政、农业农村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领导、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确保项目发挥效益。农业农村局成立了项目技术小组,负责项目日常督导和技术指导。

二是协调督查,强化监管。按照分工要求,严格履行项目建设任务,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加强机械购置使用监管,落实项目各项工作。工作小组明确项目进度,通过定期、不定期召开项目调度会,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工程质量、资金投入等情况,研究工作推进措施。定期通报工作开展和项目进展情况。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2020年,祥丰种业实现销售收入9836万元,增幅达到18.14%;诚丰种业实现销售收入6954万元,增幅达到20.3%;秋收种业实现销售收入8276.7万元,增幅达到21.4%。2020年每亩大豆平均收益1100元,较往年平均收益增加300元/亩,新增繁育面积10万亩,可新带农增收3000万元。

社会效益。本项目通过选育新品种、农机规模化示范作业及新栽培技术推广,提质增效。亩增产25公斤以上,按照企业大豆推广能力,每年在黄淮海大豆产区可以推广420余万亩,可增社会经济效益6.3亿元。通过项目建设,提高原种扩繁基地基础设施,改善了大豆试验、繁种的装备水平,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生产。在种业龙头企业带动下,通过“种子+综合服务”、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多种利益联结形式,提高农业综合收益和农民收入。通过项目实施,全县良种繁育面积增加10万亩以上,可发展带动农户10000户;合作社将服务农户16000余户。

6、存在问题

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验收材料不规范,项目建成后提交验收申请不及时等问题。下一步嘉祥县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规范管理,巩固并扩大已取得的成果。

(十)汶上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汶上县芦花鸡产业联合体项目由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计划总投资1010.6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00万元,自筹资金710.6万元。充分利用汶上芦花鸡特色品种优势,在次邱镇湖口村新建标准化、智能化汶上芦花鸡养殖基地,实行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以点带面,示范带动,提升芦花鸡的品质,扩大芦花鸡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化服务项目由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承担,总投资296万元,申请财政资金90万元,自筹资金206万元。

2、项目实施情况

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包括: ①在次邱镇建设智能化养殖基地一处,建设鸡舍3710平方米,附属设施消毒室17.68平方米、蛋库129平方米、围网、平网网架、路面硬化、大门等设施,建设自动化设备包括自动化供料、饮水、清粪等,目前已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②为义桥镇、南站镇等乡镇提供优质芦花鸡鸡苗21万只,形成芦花鸡规模养殖与休闲农业相结合的模式。目前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设施设备采购完成。

社会化服务项目。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在郭仓镇建设大田智慧农业基地,智慧农业大数据设备、大田农情监测与决策支持系统、农情灾害控制系统、农田土壤成分监测系统、智慧农业数据平台等。项目建设已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3、资金使用情况

汶上县财政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监督与管理,实行专款专用,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效果。汶上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单位共同负责项目的实施、检查、验收等工作,组织专家对实施主体进行严格评审,建设主体按照项目的建设内容实施,接受财政局、审计局、纪委等部门的检查、审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目前,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投资1010.6万元,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实际投入资金27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已拨付117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总额30%),其中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0万元、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27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汶上县政府成立了由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局、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项目实施。将芦花鸡产业联合体项目、社会化服务项目纳入县产业振兴重点项目,重点进行督导调度。

二是强化推进机制。汶上县建立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项目运行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合作社参与的工作原则,对芦花鸡产业化联合体项目、社会化服务项目进行管理、运作,指导龙头企业通过合同订单、建立保护价收购、吸收基地农户参股等形式,保护农民利益,提高农民收益。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完成后新增带动农户3050多户,2020年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96亿元,比去年增长20%;济宁大粮农业服务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完成后智慧检测服务面积1200亩,带动服务农户3500户,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15亿元,比去年增长21%。

社会效益。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完成后带动农户增收3000多元,实行立体养殖,打造循环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依托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建设智慧大田农业平台,充分利用种植管理系统、远程监测系统、病虫害监测系统、土壤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建设智慧农业平台,实现对粮食的精准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粮食生产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服务耕地每亩实现增收100余元。

6、存在问题

汶上县山东金秋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中2处鸡舍已建设完成,但1处未投产使用。下一步汶上县要进一步加强项目督导力度,促其尽早发挥作用。

(十一)梁山县项目实施情况

1、项目基本情况

梁山县鲁西黄牛产业联合体项目由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鲁西肥牛(重庆)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承担。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投资2548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74万元,自筹资金2174万元;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项目投资22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160万元,自筹资金60万元;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项目投资551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356万元,自筹资金5154万元;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项目投资300万元,申请财政资金60万元,自筹资金240万元;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与鲁西肥牛(重庆)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投资184.8万元,财政资金50万元,自筹资金134.8万元。立足梁山县鲁西黄牛特色品种的种养环境与资源禀赋,按照生产绿色化、产业生态化的要求,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联合体发展新模式,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扩大鲁西黄牛基础母牛饲养数量,弘扬传统农耕文化,通过建立产业联合体,构建完善的鲁西黄牛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

2、项目实施情况

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购进鲁西黄牛1000头,受体母牛500头,自然繁育鲁西黄牛犊牛80头。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购进鲁西黄牛胚胎1000枚,并移植到受体母牛;自然繁育鲁西黄牛犊牛224头,超额完成建设任务。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改造车间2000平方米,购置牛肉深加工生产线1条、全自动肉牛屠宰生产线1条,新建了附属设施;与鲁西黄牛改良牛养殖主体签订了收购合同,养殖鲁西黄牛改良牛4020头。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饲用玉米种植基地3000亩,完成建设任务。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与鲁西肥牛(重庆)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改装鲁西黄牛全国品鉴总店、改装鲁西黄牛中国国家地理标识农产品专门店36平方米、改装黄河农耕梁山县域农产品展示中心30平方米、安装鲁西黄牛生产加工全过程可视化系统。项目建设全部完成,配套实施设备采购完成。

3、资金使用情况

梁山县成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工作小组,负责财政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使用规范、安全。项目实施主体成立资金筹措工作小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规范报账手续、确保项目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实际完成投资2560万元,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完成投资220万元,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完成投资5910万元,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完成投资300万元。财政资金已拨付278.2万元(占财政补助资金27.82%),其中,山东菱花畜牧科技有限公司112.2万元,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88万元,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60万元,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18万元。

4、项目管理情况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梁山县成立了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畜牧业发展中心为成员单位。具体负责工作调度、部门协调、方案制定、督导落实等工作。农业农村局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领导、方案编制、协调推进、督导调度等工作。

二是科学编制《实施方案》。抽调县农业农村局、畜牧中心、县财政局有关技术人员,组成《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组,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完成了《梁山县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的编制任务。印发了《梁山县2019年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补助对象、补助方式、补助标准和资金使用范围,制定了推进措施。

三是构建项目推进机制。按照“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要求,建立示范项目责任制,相关部门实行全程帮扶、跟踪问效。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技术指导组负责鲁西黄牛养殖、饲草料种植技术指导,项目推进组负责项目日常督导、协调推进,宣传报道组负责项目的宣传报道、对外推广,资金协调组负责项目资金的组织协调。

5、项目取得的成效

经济效益。菱花集团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67.01亿元,提高10.94%;山东科龙畜牧产业有限公司营业收入0.98亿元,提高13.98%;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营业收入2.88亿元,提高30.65%;梁山庄稼人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营业收入0.11亿元,提高15%。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全年新增带动农户3472户,新增加农户收入1612万元。其中,种植业新增带动农户88户,新增加农户收入30余万元;养殖业新增带动农户2348户,新增加农户收入420余万元;加工业新增带动农户1036户,新增加农户收入1160余万元。

6、存在问题

梁山县山东日照山河肉类食品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内容中肉牛屠宰生产线已安装完成,但未投产使用。

二、绩效评价结果

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关于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济农字〔2021〕5号)要求,经实地复查、综合考评,专家评议、赋分,最终绩效考评结果:泗水县、嘉祥县、汶上县为优秀,曲阜市、邹城市、金乡县、梁山县、兖州区为良好,微山县和任城区为合格,鱼台县为不合格。

三、下步要求

绩效评价结果为合格(包括评价结果为“优秀”、“良好”)的县(市、区),要对照评价报告中指出的不足之处,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确保项目后期能持续发挥实效,提升实施主体经营效益、带动能力。同时,县市区财政部门要加快财政扶持资金的拨付力度,确保2021年3月底前全部拨付到位。

绩效评价结果为不合格的鱼台县,要认真分析评价报告中指出的问题,结合本县实际,找出制约因素,抓紧整改完善, 按照要求及时向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作出书面说明,提出变更申请及项目实施方案,尽快开展项目的建设实施。

 

(此文件主动公开)

 

济宁市农业农村局    济宁市财政局

2021年2月21日


    济农字〔2021〕20号 关于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绩效评价通报.doc
    
济农字〔2021〕20号 关于2019年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施项目绩效评价通报.pdf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