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上县健全农业全链条社会化服务 打造乡村振兴“汶上方案”
发布日期:2022-12-09 17:50
浏览次数:
汶上县抢抓国家级、省级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重大机遇,坚持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双驱动”,探索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链”,构建农户与经营主体“利益链”,打造农民信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高质量发展。 延展服务链条,实现“增收增效”。一是做“广”服务。发挥村集体“整合”功能,减少“巴掌田”,形成“规模田”。目前,全县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 1560 家,家庭农场达 1561 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 120 家,各类农业服务组织 557 家,土地流转面积 63.57万亩。二是做“深”服务。村集体将农业生产社会化、粮食收储及加工全产业链委托给第三方,村民以劳务输出的形式协助服务组织,实现村集体、农户双增收。全县9个镇街、115个村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项目 8万余亩,整合农机专业户 256家、农机设备930台(套),亩均节约服务成本10元,增加服务收入80余万元。 引入统一模式,实现“科技赋能”。一是通过“统供”,降低产前成本。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为切口,集中采购生产资料,提供质优价廉的农业投入品测土配肥,节省肥料15%,减少农药用量10%,粮食综合产能增加 8%。二是通过“统专”,降低产中风险。充分运用智慧农业现代信息技术,打造集实时操控、科学分析、大数据统计为一体的综合性智慧农业指挥平台,用大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技术指导。三是通过“统销”,增加产后收益。粮食统一收购,每亩地增加收入约10—50元。济宁大粮农业服务公司实行保姆式托管、合作式信贷、订单式销售,通过企业和农户签订订单,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连成一体,实现农业生产全程覆盖。 加强产业融合,实现“服务扩容”。一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积极引入二三产业到汶上投资,延长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二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建设农业生产服务基地和农机服务中心,通过购进大型机械设备或整合现有设备,配套“新农人”培训中心、智能配肥中心、数字化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着力推进粮食生产绿色发展。三是推动农业多方经营。建立集农资供应、技术集成、农机作业、仓储物流等服务于一体的农业生产经营综合服务体系,成立政策专班,将涉农项目优先向县级以上示范组织倾斜。目前,已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请扶持资金2000余万元,为农业经营主体新增扶持贷款1.4亿余元。 创新示范引领,实现“合作共赢”。一是推进资源整合。构建“北大荒集团+区域农服中心+农户”服务模式,把北大荒先进科技体系和管理模式复制到农村,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如何种好地”的难题。二是促进服务升级。借助北大荒农服集团产业模式、技术标准等优势,同步推动农业社会化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创新。开展全程托管、关键环节托管等直达式服务,借助秸秆还田免耕、卫星导航播种等技术,示范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制定并完善社会化服务名录库入库标准,目前已有42家县级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纳入县级名录库监督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