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县探索龙湾湖片区土地多元化盘活路径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3-03-16 16:53
浏览次数:



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泗水县西南部,规划面积7.9万亩,辖南仲都村、东仲都村、夹山头村等18个村,涉及3576户、12255人。2019年,龙湾湖示范区被列入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创建单位,2021年5月,获批山东省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活动,探索形成了“政府引导+平台支持+市场运作+和谐发展”的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逐渐成长为农村改革先行区,示范区共盘活闲置宅基地和房屋300余套,为山区乡村振兴提供了“泗水样板”。2022年8月,泗水县获评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

一、“农户入股+合作经营”,跑出集体增收“加速度”。鼓励尼山鹿鸣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充分发动有参与民宿经营意愿的村民,以宅基地入股合作社的方式,将144套空闲宅基房屋统一租赁给山东海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由公司免费提供设计,村民自行改造装修运营,纳入基地统一管理,建设尼山鹿鸣精品民宿,打造康养农业休闲基地、山东省乡村振兴劳务基地及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基地和亲子农耕板块。通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入股联营的形式为农民和村集体增收,让农民成为乡村旅游产业的直接受益人,拓宽农民的就业方向,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村民平均月工资4000元以上,村集体也获得一定受益,联农带农富农,让“死资产”变成“现金流”。

二、“自愿腾退+集中安置”,树立农旅融合“新标杆”。东仲都村立足群众意愿,与48户农户签订宅基地腾退协议,将48户农户安置到新建的尧湾社区,同时聘请第三方对48户宅基地进行市场评估,根据评估市场价格签订选房上房协议。腾退的48套村老旧宅基地由村集体统一租赁给乡村振兴“合伙人”,建设桑蚕体验中心、本味农特小院、砭乡砭石小院、阅湖茶舍、鲁班记艺工坊、艺术写生、文创研发、民俗体验、等研学游项目,村集体收入由2018年5万元达到2021年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60多个,村民平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年累计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以上,生态采摘等旅游活动农业产值超过600万元,产业融合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三、“有偿退出+平移置换”,打造乡村振兴“新业态”。夹山头村通过广泛政策宣传,充分调动农户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与村民签订有偿退出协议将村北部的23套老旧宅基地使用权统一收回到村集体,通过在村西南新划定集中安置区村民自行建设的平移置换模式将村东南部26套宅基地收归村集体。收回的宅基地由村集体租赁给等闲谷艺术粮仓,利用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盘活运营,建成朴宿龙湾·良舍山居民宿,打造集高端旅宿、禅茶体验、音乐文化、鲁菜品鉴于一体的山林自然景致主题度假民宿,盘活了农村闲置资源,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又解决了乡村振兴项目用地,促进了当地生态旅游产业发展。集体资产盘活后,夹山头村村集体经济由零元收入增长到现在的15万元。

四、“先行先试+逐步推开”,盘活乡村振兴“活资本”。2021年4月,圣水峪镇毛沃村一处9.4亩闲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竞拍736万元,成为济宁市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首次入市案例,为有效破解项目建设用地供应紧张、集体土地盘活困难等多方问题提供了“泗水经验”。截至目前全县已有5宗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完成供应,面积65.08亩,出让价款1961万元,有力带动了集体经济增收。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山东政务信息》(第453期)刊发泗水县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效盘活农村闲置土地资源经验做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