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何发挥增信力量?——山东邹城市畅通商业性金融支农渠道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4-12-09 18:44
浏览次数: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对农业来说更是如此。“大国小农”的国情以及农业转型升级高投入、长周期、低效益的现实,决定了单靠政策性金融远远满足不了目前农业发展的需求,还迫切需要大量的商业性金融来补充。 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农担”)扎根农村商业性金融领域,发动全省15个地市、154个县(市、区,含功能区)的管理中心、办事处,全力撬动商业性金融“活水”低成本浇灌“三农”。 邹城市抢抓机遇,和山东农担邹城办事处深度合作,在“政银担”基础上,共同挖掘培养民间担保增信力量,引导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反担保,使“政银担”担保的权重进一步增加、风险大大降低、金融“活水”低成本、高效率支农的渠道更加畅通。截至今年10月底,邹城市在保项目达1274个,在保金额突破10.71亿元,位居全省第二。 “政银担”合作张力的调控及其对小农户了解不全面的弥补,都需要有个合适的“居间人”调和。 “政府注重的是社会效益、是信贷量的扩充,风险的容忍度高;而商业性金融机构注重的是经济效益、是投放的安全收回,风险的容忍度低。尽管很多时候‘金融’服务于‘政策’,但商业性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却得不到很好的调动。”山东农担济宁管理中心业务经理刘峰不止一次地听银行人员这样说。 与此同时,商业性金融机构本身缺乏本土化和草根性,对“三农”特别是对“小农户”了解不全面,提供信贷小心谨慎,甚至只“锦上添花”不“雪中送炭”,致使商业性金融支农难以到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活动在“三农”领域,与“小农户”存在经济利益关系,又知根知底,这自然成了“居间人”的最佳人选。 经过宣传发动、政策引导、扶持鼓励,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匡衡湖”)成为试点。 匡衡湖拥有农资配送、农技推广、电商销售、土地托管、粮食仓储等多个服务项目。年全程托管土地10万亩、环节托管土地200万亩;服务周边300个种粮大户、6万多农户,年营业收入达1亿多元。 评估匡衡湖的实力,山东农担一次性给予贷款300万元。同时通过《山东匡衡湖智慧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供应链项目融资担保服务方案》授信4000万元,匡衡湖推荐反担保的“小农户”均可使用。 “有山东农担的担保,再加上匡衡湖提供的反担保,我们更放心了!今年9月前我们就放出支农贷款6亿多元。”邹城农商银行行长杨新庆对“反担保”这样评价。 “邹城是农业大市,拥有济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65家、涉农企业1.3万家,充分发挥匡衡湖的居间服务作用,商业性金融支农惠农的路子会越走越宽。”邹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郭建新说。 依靠“政银担”扩大规模,依托“小农户”持续发展。这种“依靠”和“依托”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愿意反担保的动因。反担保本质上也是担保。无论个人,还是经营机构,对担保没有不谨慎的。邹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反担保却这样理解。 匡衡湖总经理陈宝磊认为:“做农业,一靠扩大规模、二靠转型升级。农业是薄利行业,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农业又是传统行业,传统行业必须转型升级。不管扩大规模,还是转型升级,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我们反担保的客户,都是长年与我们打交道的小农户,如果小农户发展不好,我们自身发展的基础就动摇了。” “不仅‘匡衡湖’‘友和’‘艾孚特’这样的龙头企业这样考量,个体农资购销户、有带动能力的种养专业户也这样认识。”邹城市省级农高区管委会主任张弘说。 大束镇农资购销户苏平认识得就很到位:“春耕备播的时候小农户多是赊销我们的农资,秋后再给钱。不赊,没生意;赊,没现钱进货,我们进货是要付现款的。怎么解决这个难题?只需我们把赊农资的农户推荐给山东农担,再做个反担保,贷款批下来,银行就直接打给我们。这样,农户春耕备播有了农资,我们进货有了现钱。”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反担保,进一步降低了信贷风险,扩大了信贷资金投放量,助推了全市农业转型升级。试点的成功,也为邹城进一步推广普及这一模式开了个好头!”邹城市副市长林毅肯定反担保取得的效果。 没有现金支付“服务费”,自己贷款难,通过反担保贷款容易,还能享受贴息。所以,“小农户”对把贷款直接打给“反担保人”并不排斥。用自己的名义贷款,资金打给“反担保人”,贷款的小农户是怎么同意的呢? 邹城市石墙镇种粮大户张德杰这样理解:“以前,贷款难,种地也难,老办法用工量大,一个人工150多元,咱雇不起,新办法咱不会用。现在600亩小麦的耕、种、管、收我全托管给匡衡湖,只管支付托管费。手头不紧就当时支付;手头紧就把身份证、种粮亩数、流转土地证明等资料提供给匡衡湖,别的心不用操,托管费就通过贷款解决了!同时,匡衡湖还给我们提供玉米季3个月、小麦季4个月的贴息。像我们这样的小农户得到的都是实惠,不会吃一点亏!”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小农户反担保,既是一种金融支农手段,也是联农带农、共同富裕方式的一种创新与尝试。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这个做法在全市推广普及起来。”邹城市委副书记张锐表示。 来源:《农民日报》2024年12月9日第7版;作者:冯贵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