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激发乡村发展动能 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日期:2024-08-07 16:45
作者:高灿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省金乡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创新工作方法,厚植发展优势,激发发展动能,强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突出三个重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安全供给这件大事。 坚定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4.7亿斤以上,筑牢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做好良田建设、良种培育、良法推广三项工作。一是抓良田。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监管,成方连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累计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7.99万亩,实现高标准农田全覆盖。二是抓良种。大力推广优良品种、种子包衣,提升单产,确保大豆、玉米、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超过70万亩。联姻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院所,打造院士工作站,成立中国大蒜研究院和大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大蒜种质资源圃2处,收集种质资源510份。三是抓良法。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高种植精细化水平,高质量开展冬小麦“科技壮苗”、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农业科技防灾减灾等技术指导服务,巩固“专家+示范基地+农技人员+特聘农技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首创大蒜-辣椒-玉米间作套种模式,亩均效益15000元以上。 二、做实三个提升,抓好乡村高质量发展这个基础。 一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中求突破。发挥龙头企业在全产业链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建基地、做加工、搞销售,串联整个大蒜产业链,为大蒜产业提供强力引擎。引导龙头企业抱团发展、簇群发展,规划建设了全国面积最大的专业化食品园区,打造了国际大蒜产业园、国际辣椒产业园、烘焙休闲食品产业园和生物技术产业园,形成“一区四园”的发展格局。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0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2家。在龙头企业的强力带动下,基本形成从大蒜调味品到食品、保健品、医药品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中当先锋。出台《关于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制定“抓好8个1工程、保障合理用地需求”等17条措施。探索“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形成不断向上游提供增值回报的完整价值链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队伍,开展 “一对一”“四级”联创政策支持和技术辅导。目前,全县已拥有农民合作社2665家、家庭农场841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家,省级示范社25家,省级示范场8家。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创品牌。规范推进“济时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开展农业社会化 “半小时”“全链条”服务圈,确保农户与农服组织半小时内实现农服需求精准衔接、无缝对接。2023年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面积达200万亩次。 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一方面提升乡镇活力,实施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分类组织培育、做强做优一批工业、农业、商贸、文旅等特色乡镇,鱼山街道成功争创山东省首批蒜都特色小镇,马庙镇、兴隆镇成功获批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羊山镇正在全力争创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持续打造胡集镇蒜香里·特色街区啤酒音乐节、金乡街道周庄葡萄节、鸡黍镇美食节等促消费活动专场,有效活跃农村消费市场,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建设和美乡村,全力突破片区建设,大力实施“百区千村”三年行动,制定“一规一单一表”,建立“1+2+N”包保推进机制,按照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产业连片发展、组织连片共建、资源连片投入,串点成线,连片扩面,不断完善片区内村庄基层设施建设,补齐水、电、路和数字乡村网络建设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提升片内外村庄环境,2023年启动打造的13个片区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全力提升人居环境,分类制定A、B、C类村庄和“薄弱村”攻坚提升实施方案,持续开展“镇街驻地提升、村容村貌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生活污水治理、美丽庭院打造”五大行动,全面完成420个村庄分类提升,消除村容村貌“薄弱村”18个。深化拓展信用+人居环境模式,大力推广“微换装·精提升”做法,以小投入实现环境精提升。累计成功创建省级和美乡村35个、市级和美乡村72个。不断推进农村净起来、绿起来、亮起来、美起来,增强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抓实党建引领。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对17个“强基”村落实“五个一”帮扶措施,推动“强基”村向“创优”村转化,对251个“创优”村,以“村村比武月月提升”活动为载体,推动“创优”村向“示范”村晋级。实施村集体经济“一村一业” “万村共富”分类攻坚,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路径763条,理清特色产业发展主线67项。通过建强队伍、夯实基础、壮大实力,持续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抓实村民自治。坚持“有事大家商量办”,常态化、广覆盖持续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提升美丽庭院建成率。开展“书香家庭”“绿色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优秀家庭及家庭成员评选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在共建共治共享中得到更多参与度、获得感。抓实法治保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实质性化解,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强化两个驱动,抓好农民增收这个核心。 一是强化金融引擎驱动,大力实施政策性农业保险,2023年全县农作物投保面积103.5万亩,投保户数22万户,总保费3693.9万元。积极开展“普惠金融镇街行”“金融服务进万企”“行长访厂长”等活动,持续拓展“鲁担惠农贷”“财信担保贷”规模,2023年新增贷款66.6亿元。稳步推进“保险+期货”,防范农产品价格风险,提高农民收入。通过注入金融“活水”、创新创优产品服务、灌溉乡村特色产业。二是强化改革创新驱动,稳妥推广马庙孟铺村“一户一田”、羊山前刘村“自主凑地”做法,通过土地托管、土地流转、土地置换三种模式融合,把全村零散土地整合集中起来,全部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由过去传统的一家一户单兵作战发展为“‘一户一田’+生产托管服务”的规模化、集约化种植,促进了小农户和大集体的双增收,为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金乡经验”。目前,已累计完成“小田并大田”2.4万余亩,平均地块面积由1.55亩提升至23.47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