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敲开致富门
发布日期:2025-09-18 16:31
浏览次数:
眼下,在山东省嘉祥县的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大棚内,一株株灵芝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合作社负责人高同全难掩兴奋之情。 此前,合作社与北京富元康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灵芝种植回收协议。根据协议,公司不仅提供灵芝种植技术和原料,还负责回收合格产品。依托这一合作,高同全试种了6000袋灵芝。 “今年2月,合作社在10个大棚内种植了60万袋毛木耳,目前通过精细管理喜获丰收。”高同全说,“灵芝种植流程与毛木耳类似,但更为省事。回收后的灵芝主要用于加工破壁灵芝孢子粉等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市场销路好,效益也高于毛木耳。”与此同时,废弃菌包也得到有效利用,以往废弃菌包堆放路边易造成污染,如今合作社以每吨45元左右的价格出售给化肥厂和蛋白虫养殖场,今年仅此一项便增收2万余元。 此外,合作社还试种了中药材前胡,目前长势良好,预计亩纯收益约1万元,今冬便可采收。高同全介绍,种植中药材是一条可行的致富路径,合作社正积极尝试。 金屯镇副镇长尹雷表示,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敢闯敢试,围绕“土特产”做文章,已持续种植毛木耳5年,并带动全镇4户农户加入这一特色种植行列。当前,合作社进一步拓展业务,形成毛木耳、前胡、灵芝等多品种种植格局,不仅自身效益显著,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年带动村民增收30余万元,其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近年来,嘉祥县聚焦乡村振兴与产业富民,充分结合县域资源禀赋与发展优势,将富民产业深度融入《嘉祥县“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同时坚持“一镇一业”差异化发展路径,有效促进了特色产业壮大和农民持续增收。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讯员 李 超 |